言字旁加危念什么

听你娇喘 1个月前 已收到5个回答 举报

难拥难有 2星

共回答了23个问题采纳率:95.5% 评论

言字旁加危是诡字,拼音guǐ。诡,形声,从言,危声。本义:责成,要求。把不真实的或不实际的某种事物作为真实或实际的事物提出或提供。

模棱两可或似是而非的推理;对原则的错误运用,特指对法律道德原则的错误运用。诡,变化的意思:兵者诡道也。参考《孙子兵法》。

3小时前

28

錵鈊少爺 4星

共回答了414个问题 评论

言字旁加危组成的是“诡”字,读音是guǐ。

部首 讠

结构 左右结构

繁体 詭

五笔 YQDB

写字技巧

左窄右宽。“讠”点与横折提距离适中,竖段端正,对上点。“危”头部宜小,横稍短,横折钩宜小,竖弯钩圆转自然,钩底宜平,钩向上。

释义来自崇文书局《学生新华字典》

1.狡诈;虚伪

2.怪异;奇特

1小时前

15

苏家袄 3星

共回答了396个问题 评论

一、言字旁加危是个“诡”字。

诡的读音是guǐ

部首: 讠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8

笔顺: 点、横折提、撇、横撇/横钩、横、 撇、横折钩、竖弯钩

二、诡的基本释义:

1.(形声。从言,危声。本义:责成,要求)

2.同本义

诡,责也。——《说文》

自诡灭贼。——《汉书·赵充国传》

今臣得出守郡,自诡效功,恐未效而死。——《汉书·京房传》

又如:诡求(要求,责求);诡驳(责难驳斥);诡责(责备;责问);诡令(责令)

3.违反,自相矛盾

诡,违也。——《西京赋》注引《说文》

容服有仪谓之仪,反仪为诡。——《贾子道术》

诡自然之性。——《淮南子·主术》

古今诡趣。——《淮南子·辩亡论》

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吕氏春秋·淫辞》

又如:诡故(违反本心);诡局(同诡句、诡论。哲学名词。加以肯定或否定都会获致相反结果的局面、论点或述句)

4.隐蔽;隐藏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怪异,奇异

其名为吊诡。——《庄了·齐物论》

诡文回波。——《淮南子·本经》。注:“奇异也。”

殊形诡制,每各异观。——汉· 班固《西都赋》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 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又如:诡形(奇异的形状);诡特(奇特怪异);诡喻(奇诡的比喻);诡说(虚妄怪诞的言论)

6.欺诈;假冒

持诡辩以中伤人。——《汉书·石显传》

求利之诡缓。——《荀子·正论》。注:“诈也。”

汉求武等,匈奴诡言 武死。——《汉书·苏武传》

又如:诡对(以虚伪、欺诈的言辞对答);诡遇(打猎时不按礼法规定而横射禽兽);诡弊(欺骗蒙蔽);诡得(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22小时前

10

呐夜霸占你 3星

共回答了308个问题 评论

谕,拼音:yù。“谕”的繁体字。①告诉,使人知道(一般用于上对下):面~。手~。~旨。晓~。

②明白,古同“喻”,明白,理解。

③古同“喻”,比方。

18小时前

18

你卟懂莪 4星

共回答了491个问题 评论

读音:[miù]部首:讠五笔:YNWE释义:

1.错误的,不合情理的:荒~。~论。~传(chuán)。~误。

2.差错:失之毫厘,~以千里。

13小时前

2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