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动情伤情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收信人不详 2星

共回答了279个问题采纳率:92.5% 评论

从物种分布来看,大约在5万年前,在云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稻属植物。故推测亚洲最早种植稻谷的地区应该是云南地区。

湖南道县与江西万年县考古发现在约一万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种植食用,新石器以前人类应该是口腔咀嚼全稻原谷。

在长江下游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存在稻作证据。大米历史上最早的种稻人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早在7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

长江中下游河姆渡文化在约七千年以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杵臼发明被应用,人类知道清理分离不益食的谷壳与米糠。此后不久应该发现用水淘洗是一种更高效的去杂清理工序,淘米工序的高效去菌除氧化糠层及尘埃功效至今人们仍在延用,杵臼制米装备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仍有使用。

营养价值

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 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66.8%-83.1%,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

大米蛋白质中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较少,所以不是一种完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比不上动物蛋白质。但在午餐和晚餐时食用大米,较面食而言更有利于人们减肥。在我国南方地区人们一般食用大米作为主食,而在北方就有很大的不同。

8小时前

39

蛋挞学长 2星

共回答了248个问题 评论

大米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为距今12000~10000年前,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两枚稻壳,是野生稻,但是有人工培育迹象,另外硅酸体分析也发现水稻成分。

长江流域普遍出现了水稻的利用,湖南省澧水平原的彭头山遗址,距今约9000~8000年,在彭头山文化的陶片中发现夹杂大量碳化稻壳,稻谷尺寸大于野生稻,应是人工培育的水稻;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跨湖桥文化,绝对年代距今8000~7400年,发现一千余粒碳化稻谷,并出土了为数不少的农业用具。

位于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文化,绝对年代距今7000~6000年,稻作农业已相当发达。

河姆渡遗址各个探方中普遍发现有稻谷遗存,并有稻谷和谷壳、稻秆、稻叶交互混杂形成的厚达20~50厘米的堆积层。稻的品种为籼亚种中晚稻型水稻。

6小时前

8

妖娆的漂亮 1星

共回答了106个问题 评论

大米起源于中国,具体分析如下:

1、大约在5万年前,在云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稻属植物。故推测最早种植稻谷的地区应该是云南地区;

2、稻谷是指没有去除稻壳的子实,包括水稻;

3、水稻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

4、云南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综上所述可知:最早出现稻谷的地方位于云南,稻谷包括水稻,可以参出大米,而云南属于中国,所以大米起源于中国。

3小时前

3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