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建筑设计师贝聿铭

雨末春晓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铅笔需橡皮 2星

共回答了298个问题采纳率:94.6% 评论

贝聿铭为丰富中国新建筑发展道路方面做了重要贡献,奠定了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

贝聿铭于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曾获得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擅长在建筑设计作品中使用钢材、混凝土、玻璃和石头。他的代表性建筑包括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厅、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和苏州新博物馆。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一生都坚持现代建筑的传统。他坚信建筑不是流行时尚,不能吸引大众,是几千年的伟大事业,对社会和历史负责。

贝恩专注于混凝土的研究,挖掘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和视觉表现力,将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忠实于材料的肌理表达,将混凝土的应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使螺旋楼梯充满雕塑感。

21小时前

35

膽尛廆口 1星

共回答了139个问题 评论

贝聿铭是一位美籍华人建筑师,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

70多年来,这位建筑界的华裔奇才为世界带来了各种精彩绝伦的作品。包括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苏州博物馆等。

贝聿铭的作品多以公共建筑和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追求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他的建筑作品散布全球,包括中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卢森堡、甚至远至卡塔尔。

据粗略统计,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五十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就有二十四项获奖。

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还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此外,作为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因为中国设计了多座经典的建筑,包括中国银行总部、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等。

19小时前

20

辣条总体 3星

共回答了336个问题 评论

贝聿铭(Ieoh Ming Pei,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男,出生于广东广州,祖籍江苏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土木专家  。

贝聿铭于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曾获得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

16小时前

4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