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资料有哪些

彼溡妗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夜狠寂寞 2星

共回答了2个问题采纳率:90.6% 评论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11小时前

24

裝可愛 2星

共回答了261个问题 评论

清明节的资料有很多。
1. 清明节的起源:清明节起源于古代时期,最初是为了祭祀先祖和扫墓而设立的。
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传统节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缅怀。
2. 清明节的习俗: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扫墓、祭祀先人、悬挂柳枝等。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的特色活动,例如踏青、荡秋千、打马球等等。
3. 清明节的食品:清明节有一些特别的食品,例如清明粥、青团、鲤鱼、茶叶蛋等等。
总的来说,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传承。

9小时前

47

释然空姐 2星

共回答了83个问题 评论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概开始于周代,距现在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推演,节日习俗和节日的目的意义也一直在不断变化。

刚开始清明是个重要的节日,因为清明过后,气温回升,天气一天天变暖,以农业为主的我国人民开始一年的劳作。

所以以前有一句话叫: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在我的家乡,每当清明前后,就会有大量的树苗买卖商来我的家乡移植已经成活的树苗。其实,清明在过去不是祭祖扫墓,更多的是庆贺新的一年农业生产的一天,所以清明节在过去相当于国外的:感恩节。

扩展资料:

清明节习俗:

1、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2、踏青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3、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

6小时前

4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