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阈限的韦伯定律

鸢飞旧时谣 4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嗰亼赱 4星

共回答了432个问题采纳率:99.6% 评论

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E.H.韦伯通过对重量差别感觉的研究发现的一条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刺激的增量(△I)和原来刺激值(I)的比是一个常数(K),用公式表达即K=△I/I,这个常数叫韦伯常数、韦伯分数或韦伯比率。尽管韦伯定律揭示了引起差别感觉的一些定律,但是,他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在刺激过强或过弱时,韦伯定律就不在适用,其K值就会发生变化。

验证性试验标明,当重量刺激低于100g或者高于500g时,韦伯分数就会发生变化。

在不同的感觉中,韦伯分数的差别是很大的。因此,韦伯分数成为不同感觉通道的辨别能力的指标。韦伯分数越小,辨别就越灵敏。扩展资料:韦伯,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1795年6月24日生于维腾贝格,1878年1月26日卒于莱比锡。

1815年在莱比锡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818年任解剖学和生理学助理教授,1821年任教授。直至1871年才退出教学工作。韦伯的主要研究在生理学方面,包括循环系统、耳、眼、肝脏,特别是皮肤方面。

1834年,他用拉丁文写了《触觉论》,详细报道了皮肤的压觉、触觉、温觉、冷觉、位置觉以及肌觉、痛觉、关节觉等。

著名的韦伯定律即发表于此。韦伯定律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辨别能力的重要指标。

如果要比较不同个体某一感觉道的辨别能力而所用的标准刺激又不相同时,就不能用差别阈限的绝对值进行比较,而要用韦伯比例来比较。

在韦伯以前,法国物理学家P. 布格尔曾做过一个测定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的实验,他不断改变蜡烛和针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光线通过针孔投到远处的屏幕上,发现为了在相邻的阴暗区造成一个可以分辨的阴影,两者的亮度至少必须相差64:1。

21小时前

1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