睥睨捭阖读音

年少的懵懂 3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没有心的爱 2星

共回答了7个问题采纳率:93.6% 评论

bǎi hé bì nì

睥,读音为 pì ,最早见于汉朝时,本义为以目光的余光视物,引申含义为轻视别人,厌恶、傲慢。

睥字的常用组词为睥睨,含睥字的常用成语为高垣睥睨。

“睨”,读音为nì,最早见于《说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睨”的基本含义为斜着眼睛看,如睨视、睥睨;引申含义为偏斜,如“日方中方睨”。

在现代汉语中,“睨”也用作动词,表示窥伺,如睨望。

13小时前

35

一纸绝情书 2星

共回答了209个问题 评论

捭阖睥睨:bǎi hé bì nì

释义:

捭阖:开合,纵横家游说之术,指分化和拉拢。

睥睨:斜著眼睛看人,表示傲然轻视或不服气的意思。

出处:

1、战国道家鼻祖“鬼谷子”王诩所著《鬼谷子·捭阖》:“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物纵横……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

意为:捭阖的人,阴阳的变动和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全遵循捭阖的规律。“纵横”说的是让万物停止或开始,或者(四时的)“开”用来让万物开始;或者(四时的)“闭”用来让万物停止。

2、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所著《淮南子·修务训》:“过者莫不左右睥睨而掩鼻。”

意为:经过的人没有不左右斜着看人而且遮挡鼻子的。

11小时前

38

哪一沬花落 2星

共回答了226个问题 评论

bì nì bǎi hé

“捭”,普通话读音为bǎi。“捭”的基本含义为两手左右旁击;引申含义为分开,如捭阖。

“捭”,初见于楚系简帛时代,后来又在秦朝小篆时代中发现,“捭”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时代演变而来。

8小时前

34

淡了热情 2星

共回答了247个问题 评论

bi四声,ni四声,bai三声,he二声

4小时前

1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