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寺最初是用来做什么

吻住你靈魂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崶情蕝戀 3星

共回答了33个问题采纳率:96.6% 评论

     鸿胪寺为中国古代掌管礼仪并接待外国宾客之官衙。

        除了接待外宾,鸿胪寺还负责掌管礼仪。皇帝祭天祭祖需要哪些步骤,皇宫动土完成时需要哪些礼仪,重大活动时需要干什么,皆由其负责。

        鸿胪寺最早出现于秦朝,只不过当时叫典客,到了汉朝又叫大行令。到了北齐一朝才起了鸿胪寺的名字,这个职位一直到了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12小时前

47

一针见血 2星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评论

鸿胪寺是中国古代官署名,最初是主持朝会以及各种典礼的礼仪,与婚礼主持人、晚会主持人差不多。最早秦朝称其为典客,汉朝时改名为大行令,汉武帝时期又改名为大鸿胪,唐朝初年改为鸿胪寺。鸿胪的意思就是大声穿赞,引导仪节的意思。

  鸿胪寺最初用来做什么

  鸿胪寺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它最初就是一种掌朝会仪节的官,简单的说就是指皇帝上早朝时,他们主要负责主持礼仪、开道、宣扬、引导仪仗等。其职责与如今的婚礼主持人、晚会主持人等差不多。

  鸿胪寺中的“鸿胪”的意思就是指大声传赞、引导仪节。后来,鸿胪寺经过不断的发展,成为类似外交部的部门,主要职责是接待外宾,处理外交事务。同时,鸿胪寺还负责接待藩属国使节,负责他们的吃住。

《明史.职官志三》:“鸿胪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后汉书。百官志二》:“大鸿胪,卿一人,中二千石。丞一人,比千石。”

11小时前

2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