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残卷

花开春暖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温凉泪 1星

共回答了147个问题采纳率:90.6% 评论

1、从画面内容看:比较首尾两段画面,你会看到首段是荒郊野外,人烟稀疏;而尾段是城市中心,车水马龙。尾段在人群最密集处戛然而止,没有任何过渡。这使得全图显得头轻脚重,既不美观,也不平衡,完全不像是资深画家的作品。

2、从历史记载看:明代阁臣李东阳分别于1491年10月11日和1515年4月10日,在画卷上写了两个题跋,他说:“图高不满尺,长二丈有奇。”就是说,《清明上河图》画心长二丈多一点。而现存故宫的《清明上河图》只有528公分,与二丈相比,足足少了四尺!

扩展资料:《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画卷从商业、交通、漕运、建筑等具有代表性的角度,集中表现了北宋政治经济中心汴京当日繁盛热闹的城乡、街市、水道间的形形色色,刻划细致形象,是一幅反映古代社会生活情况的历史艺术名作,对研究当时社会提供了依据。

作者通过对清明节日北宁都城汴梁(今开封)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 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集中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翰林张择端(公元十二世纪),山东诸城人,是北宋末期职业画家,曾在画院任职,擅长画人物、楼阁、舟车等。图中所绘城廓市桥屋庐之远近高下,草树马牛驴驼之大小出没,以及居者行者,舟车之往还先后,皆曲尽其意态而莫可数记,全幅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画家用高度概括和集中的手法,广泛而细致地描写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形象和民俗风貌。《清明上河图》这一不朽杰作,无论从绘画艺术价值或从历史价值而言,皆堪称国之瑰宝。

5小时前

1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