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弘赏识教育》观后感

我白痴 2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呼吸都會痛 4星

共回答了447个问题采纳率:95.6% 评论

周弘赏识教育观后感

最感动的莫过于演讲者的亲身经历:

很难想到一个故事中有两个传奇:从小双耳全聋的周婷婷在父亲的教育下16岁就成为大学生,并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第一个中国聋人研究生;而仅初中毕业的父亲不仅办起了“婷婷人中人聋童幼儿园”,而且提出了全新的“赏识教育”理论。

周弘是人海中的一滴水。属于“什么都被耽搁了”的老三届,1967年的初中毕业生,当过兵,当过翻砂工,南京机床厂技术员,进过“7•21工人大学”,国家还不承认文凭。

外貌特征:秃顶,清瘦。实在太普通了。

我看了周泓赏识教育专题部分,很受启发,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题目,但在周泓的笔下变得丰富起来,有血有肉了,说到赏识,它所给予以人的是信心,是力量,是希望,一个有信心的人,一个能看到希望的人,他的生活就过得有阳光,过得很充实。周泓有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拿农民种庄稼与父母培养孩子相比较,农民懂得庄稼的收成不能怪庄稼本身,而是要看自己对待它,从自身找原因,农民对庄稼尚且知道如此,但人们在教育子女、教育学生却容易忽略这一点,这犹如一石激起了千层浪,让人不得不掩卷反思。

希望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让夜行人找到前行的方向;希望,犹如在洪水中遇到一方木板,让人们能看到生命的招手;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给予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赏识,让孩子在我能行的自信中一直走向我成功。

赏识需要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来影响我们的教育对象,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成长的环境,将我们的爱我们的希望化作春风细雨去润物无声。

赏识教育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理念,它要求我们将它贯穿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周弘的教育理念进入了更高的境界,实现了新的飞跃。他把这种感悟通俗地概括为一个字——“通”。他说,通是沟通、是共鸣、是舒展、是和-谐、是幸福、是快乐;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孩子与自己的生命和-谐,与周围人的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

2小时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