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静静存眷 4个月前 已收到7个回答 举报

变成一条线 1星

共回答了15个问题采纳率:98.6% 评论

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时间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建议:

1. 建立明确的规定:在所有的活动中,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场地、活动物品的使用等等。这些规定应该能够让幼儿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了。

2. 鼓励幼儿参与:要让幼儿知道规则意识不仅仅是成年人的责任,也需要他们参与制定和遵守。在制定规则时,应该让幼儿参与其中,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有责任遵守规则。

3. 给予正面反馈:当幼儿遵守规则时,应该及时给予他们正面的反馈和奖励,例如表扬、点数、小奖励等等。这样可以增强幼儿遵守规则的自信心和动力。

4. 以身作则:作为成年人,应该以身作则,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行为和做法,从而学习和理解规则。

5. 培养好奇心:规则意识的建立需要幼儿对规则产生好奇心。在制定规则时,可以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他们通过尝试和发现来了解规则。

6. 持续监督和指导:规则意识的建立需要持续的监督和指导。当幼儿遇到问题时,应该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让他们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需要耐心和时间,需要父母、老师和其他成年人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不断地引导和指导,可以让幼儿逐渐建立起对规则的理解和意识。

2小时前

2

姑娘宝贝 3星

共回答了363个问题 评论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是培养幼儿良好品质和性格的重要一环。以下是几个方法:


1. 坚持教育幼儿遵守规则,明确规则并讲解规则制定的原因及意义。要引导幼儿理解为什么需要遵守规则,只有他们理解了规则的意义,才能愿意遵守。


2. 创造一个有规则、有秩序的环境。要在幼儿园、家庭等场所制定规则并执行规则,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有规则的环境中。


3. 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要根据孩子年龄和性格特点,适量给予孩子自己的选择和决策权,并引导他们在自主权范围内行动和学习。


4. 建立奖惩机制,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根据孩子的表现或违反规则的情况,及时进行奖惩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5. 规范自身行为

1小时前

30

空蕩蕩 2星

共回答了289个问题 评论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方法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明确规则:幼儿对于规则的概念并不清晰,需要家长或老师明确告之,并且要做到言传身教,不只是说出来,更要做好示范;

2、营造规则: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让他们逐渐理解和接受规则;

3、奖惩制度: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可以让幼儿更好的接受规则并且有一个良好的表现,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不要过于严苛或宽松,否则会让幼儿对规则产生抵触心理。

22小时前

22

鬼马萌妹 3星

共回答了369个问题 评论

你好,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教育与引导。

首先,家长和老师需要从小教育幼儿遵守规则,如守时、礼貌、安全等。同时,可以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在玩乐中感受规则的存在和重要性。

其次,需要让幼儿参与制定规则,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规则的实施和应用。

最后,要及时表扬和奖励守规矩的幼儿,让他们更有意愿遵守规则。通过以上措施,可以逐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18小时前

12

爷狙灭全服 4星

共回答了421个问题 评论

言传身教;游戏巩固,奖惩激励。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模仿能力又很强,规则意识和纪律性的养成,受父母、其他监护人的影响很大。所以,作为近亲监护人,特别是父母,在日常生活、社交中,一定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做表率;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把这些规则、纪律经常性回味,习惯成自然,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要奖惩分明、正向激励。

13小时前

2

昨日世界晴 4星

共回答了495个问题 评论

1、先有他律

他律是指家长或者其他人先给孩子展示、示范规则,提出要求。让孩子知道这件事的规则是什么,具体该怎么做。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遵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应如此,这里重点要强调的是家长的示范榜样,而非单纯的口头命令,家长首先要作为这个规则坚定不移的执行者。

这么做的原因有两个:

初期的教育模式,通常都是孩子模仿父母,所以如果父母遵守规则,孩子必然也会慢慢遵守规则。

7岁之前孩子的认知发展阶段主要处在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思维特点是孩子需要通过具体的动作、具象的事物来完成认知过程,所以,如果我们仅仅是口头表述规则,孩子虽然听到了,但是不能理解,不能理解就没有办法转化为行动。

2、再有自律

自律是指孩子自己主动按照某种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到达这一步就说明孩子已经逐渐认同成人制定的规则、接纳并最终内化的结果。

这个阶段,我们就能看到孩子有时候会不需要你的提醒就能遵守规则,比如玩滑滑梯的时候自觉排队,垃圾分类扔掉。

之所以有这样的成果,完全是因为前一步“他律”在打基础。

3、要有过程

从他律的示范展示到自律的内化吸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规则的建立可能需要1个月,也可能2个月,戒除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建立新的习惯更加需要长期的坚持,比如,吃手、打人这种习惯,可能需要半年之久的引导才能看到孩子的改变。

以上三个阶段缺一不可,他律和自律的顺序也是不能调换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家长需要明白:

家长不自律,不遵守规则,孩子就很难成长为一个自律、遵守规则的人,“严于律孩,宽于律己”的教育方法是错误的。

家长不能期望一次两次的批评、指正、示范就能让孩子迅速掌握规则,急于求成是不可取的。

举个例子,在他律阶段,我们成人反复地、不断地执行将玩具分类收拾到规定区域这个动作,展示给孩子看,在展示过程中,用语言告诉孩子关于收拾玩具的规则,示范过后再带着孩子一起执行规则,一段时间以后,这个规则就会被孩子内化,当到了收拾玩具的时候,家长只需要说一句该收玩具了,孩子就会主动地开始执行规则,再内化一段时间,不需要家长提醒,孩子到点自己就开始收拾玩具了。

但如果我们只是站在一边不断催促孩子:“你赶紧把你玩具收拾起来”、“你快点,再不收拾我就把你的玩具扔了”,孩子对于收拾玩具这个事情始终是充满抵触的。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1、给孩子展示具象的规则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孩子的思维是呆板的,局限于某一时间、某一个情境的一个方面,而且受此时此刻出现的事物的强烈影响-----《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规则、道理这些语言本身是抽象的,对于孩子来说,听懂不代表着理解,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将各种规则展示给孩子看,孩子通过具体的活动看到规则、体验规则,才能理解规则。

家里的规则: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的时候不能边玩边吃、早晚刷牙等。

公共场合的规则:玩滑滑梯要排队、电梯要先下后上、想要玩别人的玩具要征求同意等。

幼儿园的规则:回答问题要举手、公共玩具要轮流玩、午睡不能打扰别人、上课不能乱跑等。

这些规则都是常见的,孩子日常能够经常接触到的,在遇到和规则有关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现在我们正在遵守一个规则,这个规则叫做要排队,排队的好处是每个小朋友都能玩到滑滑梯。

经过这种高频率的关于规则的展示以后,孩子就能逐渐明白一个道理:规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遵守的,遵守规则是能给大家带来好处的。

2、父母的榜样示范最有效

当我们要给孩子建立一个规则的时候,我们自己的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教育,比如我们要求孩子不要打人,那么我们就不能用打骂的方式来制止孩子的打人行为。

我们要求孩子不能总玩手机看平板,那我们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就不能手机不离手。

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能够遵守规则,自然会去效仿父母,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发生在每一天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的。

3、规则要有头有尾,保持完整

我们在给孩子建立规则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按照我们自己的要求去规定孩子的行为,当孩子2、3岁的时候,自我意识的发展非常强烈,对于我们单方面的要求通常都是排斥、抵触的状态,所以,在制定规则的时候,需要把握这两个原则:

和孩子(2.5岁以上)一起制定规则,比如平板只能玩10分钟,一天只能玩一次,孩子能够参与制定规则,就更容易认可规则,遵守规则。

要告诉孩子违反规则以后,会有什么后果,或者惩罚措施,比如平板时间玩超时了,就要取消次日的玩平板机会

4、当孩子违反规则的时候,家长需要铁面无私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规则的遵守都是“说最狠的话,做最怂的事”,举个例子,孩子边玩边吃饭,我们告诫孩子:“吃饭不要玩,再玩我就把饭收了,中间也不给你任何吃的,你就饿着吧。”

这样的狠话说了好多遍,但是却迟迟不付诸于行动,或者确实一狠心把饭收了,过了一会孩子可怜兮兮地喊饿的时候,又把饭端出来了。

规则变成了空话,惩罚措施变成了纸老虎。

所以,他律的作用不仅仅是要示范规则,还要坚定有力地制止和维护规则。

7小时前

13

水流不断 3星

共回答了328个问题 评论

第一招:和孩子一起建立家庭规则

让孩子参与建立规则,能让他成为规则的小主人,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和认同,并自觉的遵守规则,从而形成规则意识。

家庭规则的内容具体可以指向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自行确立。例如,自己吃饭不喂饭;回家换鞋后摆放整齐;物品(玩具)用后要放回原处;离家出门时要和家人打招呼;谁先拿到物品谁先使用,后来者需要等待;要按一定的时间作息(定时进餐餐、睡眠、起床)等等。

第二招:温柔且坚定的执行规则

制定好了家庭规则,就需要家庭成员共同来遵守,树立起规则的权威。

1. 做好孩子的榜样

身教与言传并重,家庭成员自觉的遵守规则能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规则氛围,并给予孩子规则意识的形成以潜移默化的作用。

2. 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情境下,父母或是爷爷奶奶都应温柔且坚定的执行家庭规则,对孩子的要求,以及对同一种行为的反应应该是一致的,不能因为孩子撒娇撒泼而心软,要相信孩子可以做到。

3. 要保持稳定的情绪

坚持规则的过程中,父母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失控,不要对孩子的行为反应过大,要记住我们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都是因为爱。

第三招:巧用游戏巩固规则

游戏是幼儿生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对幼儿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亲子游戏不仅能够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感情,而且幼儿在游戏中遵循游戏规则有利于幼儿规则意识的增强。

游戏开始之前家长要细心的为孩子讲述游戏的规则以及违背游戏规则的后果,让孩子了解到亲子游戏之中规则的重要性,引起孩子对规则的重视。

在游戏过程中家长要对孩子遵循游戏规则的行为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孩子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在游戏过程中指引孩子遵守规则能够让孩子加深对规则的认识,更好的遵守规则。

在游戏结束之后,家长应对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给予评价,使得孩子更好的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树立规则意识。

通过家庭教育中亲子游戏的各项规则的设置,能够使孩子在游戏中熟悉规则并遵循规则,逐渐养成遵循规则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孩子规则意识在参加亲子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增强。

1小时前

4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