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西南待好风全诗解释

梅落眉心 1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俄嗳伱 3星

共回答了376个问题采纳率:97.6% 评论

语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无题》。《无题》是李商隐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无题》

唐·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释义:

像凤尾一样的罗账,长长的,薄薄的,一层又一层。绿色的蚊帐,圆圆的饼缝制到深夜。

裁剪出扇面形的月影,月亮难掩羞色。马车奔走的声音如雷响亮,没听懂车上的人说的话是何种语言。

零落的金色的灯光闪烁着寂寥。石榴都红了也没有他乡传来消息。

只喜欢把斑纹色的马拴在河边的垂柳树上。向着西南方向的某地纵情驰骋迎风飞扬。

1小时前

47

实属深情 1星

共回答了183个问题 评论

无题

【唐】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译文

织有凤尾纹的香罗帐,薄薄的有几多重;那碧绿花纹的圆帐顶,夜深时细线密缝。团扇裁成圆月之形,正娇羞地半遮脸面;你乘车子匆匆经过,轮声隐隐片语难通。已是寂寥地长夜无眠,相伴到残灯暗烬;可你依然是渺无音讯,石榴花又已绯红。我的斑骓马儿啊,只栓系在那垂杨岸上;几时才能够等到,西南那边吹来的好风?

21小时前

29

妳很純 1星

共回答了101个问题 评论

在垂柳摇曳的岸边系着斑雅, 它怀着希望始终如一地等待着。可是,何时飘来如意的西南风,实现这 个等待已久的希望呢?诗句用笔深远,既是写马也是写人。

这是一首以抒情为主体的爱情诗。诗人着力抒写女主人公的主观感觉、心理活动,生动地表现出她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首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形容与“夜深缝”的行动,显示出她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与对会合的深情期待。凤尾罗即凤文罗,是古代一种华贵的罗纱。文,即纹。

颔联二句: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写的是女主人公记忆中一个难忘的生活片断,与驱车而过的意中人相遇而未通一语。月魄,月亮的形状,这里用以形容团扇。汉代班婕妤有《怨歌行》诗,说: “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颈联则写别后相思,“金烬暗”、“石榴红”的渲染,寓含着丰富的感情内涵。金烬,灯心的余火。石榴红,红色的酒。末联又回到深情的期待上来。斑骓,青白杂色的马。西南风,西南之好风,语出曹植《七哀》诗: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全诗起伏跳跃,跌宕有致,在短小的体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蕴藉深厚,意境清远,读来耐人寻味。其中“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形象鲜明,感情深厚,是为人传颂的名句。

18小时前

24

不废话 1星

共回答了112个问题 评论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译文

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

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

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

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

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注解

凤尾香罗:凤纹罗;罗:绫的一种。

顶:指帐顶。

扇裁:指以团扇掩面。

鉴赏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像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中吧。

  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内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从上下文描写的情况看,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断无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否则,不可能有深夜缝制罗帐,期待会合的举动。正因为是最后一次未通言语的相遇,在长期得不到对方音讯的今天回忆往事,就越发感到失去那次机缘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记忆中。所以这一联不只是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起联与颔联之间,在情节上有很大的跳跃,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许多情事(比如她和对方如何结识、相爱等)统统省略了。

  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寥。和上联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片断表现瞬间的情绪不同,这一联却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概括地抒写一个较长时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浓郁的抒情气氛和象征暗示色彩。两句是说,自从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对方便绝无音讯。已经有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黯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了。“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残灯,不只是渲染了长夜寂寥的气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无望情绪的外化与象征。石榴花红的季节,春天已经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红给她带来的也许是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与伤感吧。“金烬暗”、“石榴红”,仿佛是不经意地点染景物,却寓含了丰富的感情内涵。把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运用得这样自然精妙,不露痕迹,这确实是艺术上炉火纯青境界的标志。

  末联仍旧到深情的期待上来。“斑骓”句暗用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陆郎乘斑骓……望门不欲归”句意,大概是暗示她日久思念的意中人其实和她相隔并不遥远,也许此刻正系马垂杨岸边呢,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罢了。末句化用曹植《七哀》“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诗意,希望能有一阵好风,将自己吹送到对方身边。李商隐的优秀的爱情诗,多数是写相思的痛苦与会合的难期的,但即使是无望的爱情,也总是贯串着一种执着不移的追求,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式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希望在寂寞中燃烧,读者在这首诗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感情。这是他的优秀爱情诗和那些缺乏深挚感情的艳体诗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这些诗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时代、阶级的烙印,却至今仍然能打动人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14小时前

1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