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知识的词语有哪些

张亮男神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心上人是谁 4星

共回答了419个问题采纳率:90.6% 评论

成语困知勉行困知:遇困而求知;勉行:尽力实行。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成语求知若渴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成语致知格物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成语蒙昧无知蒙昧:知识未开。没有知识,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

成语远见卓识见:见解,见识;卓:高超;识:知识。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

成语一般见识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成语博闻多识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成语浅见寡识浅见:肤浅的见解;寡识:见识很少。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成语识字知书指有文化知识。

成语不识不知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成语无知无识指没有知识。

成语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15小时前

38

吻你的夜 2星

共回答了275个问题 评论

1、博古通今bó gǔ tōng jīn,成语解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成语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造句:你向有才女之名,最是博古通今。

2、不识不知bù shí bù zhī,成语解释: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成语出处:《列子·仲尼》:“尧乃微服游于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造句:然尝闻尧舜之世,十日一风,五日一雨,百姓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是也。

3、博闻强识bó wén qiáng zhì,成语解释: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成语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造句: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4、不辨菽麦bù biàn shū mài,成语解释: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造句: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

5、金声玉振jīn shēng yù zhèn,成语解释: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成语出处:《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造句:金声玉振,寥亮于区寓。

13小时前

5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