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令是什么

如果的如果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相拥携老 1星

共回答了115个问题采纳率:94.6% 评论

中书令是古代的官名,在汉武帝时期中书今专门掌传宣绍命,经常陪伴在皇帝左右,多以宦官当任此职位,唐朝时,中书令,尚书令,首长侍中合并为三省。

司马迁中年以后,因为学识过人等原因,就曾以太史公的身份担任中书令,朝位在丞相之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的中书令。

南北朝时期,中书令一官最为清贵华重,常用有文学才望责任责,谢安担任中书令执政,地位开始日益提高,十六国前秦的王鱼担任中书令,职高位隆,谏言朝政。

北周官制与各地不同,其内史中大夫即是此官。

不同的朝代,中书令权力大小不一,有的朝代也不设此官职

7小时前

50

潘星宇相雨 3星

共回答了342个问题 评论

中书令,中国古代官职名称。最初是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负责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责任重要。汉武帝以宦官主中书,称中书令,置令与仆射为其长,掌传宣诏命等。中书令、尚书令在西汉并置,与谒庭令、内者令等都是由宦官士人担当。

西汉年间中书,乃归属于内廷宦官机构,负责在皇帝书房整理宫内文库档案,与皇帝有频繁接触的机会,其主官称中书令。司马迁中年以后,因学识过人,故以太史公的身份担任中书令,朝位在丞相之上,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书令。

唐朝中书令为首席宰相,在三省长官中位居第一。宋朝中书令为正一品,仍为首席宰相。元朝中书令地位在左右丞相之上,由皇太子兼任,统辖六部,总掌天下之政。明初以左右丞相为中书省长官,统辖六部,不设地位高于丞相的中书令,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此后不再设立宰相,以内阁大学士取代中书舍人的职权。

中书令统辖六部,佐天子而执大政,为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历朝均为首席宰相。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后,不再设立宰相,以内阁大学士协理机密政务,则相当于原先中书舍人的职权,内阁大学士的品级低于唐宋的中书舍人,但巅峰之时的权位却相当。

5小时前

4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