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十大古镇

兵分两路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幸福笑颜 1星

共回答了196个问题采纳率:97.6% 评论

1.花驼村

花驼村坐落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西南部海拔989米高的云龙山顶。

2.伯延镇

伯延镇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距市区10千米。

3.广府镇

广府镇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东南部,距离邯郸市区20公里,距离区政府临洺关20公里。

4.大社镇

大社镇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矿区北部,原大社镇附近有一个寺院"大阁寺"

5.固新村

固新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固新镇,据史料记载,固新村始建于南北朝时期。

13小时前

24

长大变孤单 2星

共回答了274个问题 评论

邯郸历史悠久,古镇文化很多。

1.花驼村

花驼村坐落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西南部海拔989米高的云龙山顶,一度是129师刘邓大军的兵工厂。石屋、庙宇、炮楼、石街,这个古色古香的小山村正成为邯郸最新挖掘的红色旅游目的地。这里属于太行山脉深山区,海拔686米,冬暖夏凉,四季分明,俗有“磁西百里,人称天尖”之誉。花驼村以明清、民国传统建筑为主,建筑群占地面积2.2公顷,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保存完好率85%以上,2014年3月被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伯延镇  伯延镇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距市区10千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而徐家在村里保存相对完整且成为了邯郸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一处宅院,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房屋100余间,砖石木结构,四套院落,砖石木雕多处,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在伯延镇徐家和房家是家族,他们的富裕家境在建筑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布局是北京人最喜欢的四合院、建筑材料他们选用当时当地最好的。房子地基一米多高,上面用青石条,砌砖;样式讲究,一门三院四院;装修也讲究,有木雕砖雕,有地道暗门……

从伯延如今尚存的宅院,仍能望见两家黄金时代的背影。他们追求平安是福,他们在堂屋内挂上“平为福”的牌匾;他们祈望事事如意,如庄子所说“多福多寿多男子”,所以他们的大门之上有了“三多九如”的题额。

3.广府镇

广府镇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东南部,距离邯郸市区20公里,距离区政府临洺关20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府古城原为土城,面积六里十三步,元朝增为九里十三步.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广平府知府陈俎调集九县民工,历时十三年,将土城砌为砖城,四门筑有城楼,四角建有角楼,并有垛墙876个,殊具特别的是在四门之外尚建有瓮城相守,地道的关防深锁,固若金汤。

这里还是杨式、武式太极拳的发祥地。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故居保存完好。杨式太极舒展大方,武式太极小巧紧凑,两种拳式均以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见长,被称为“活的雕塑,流动的音乐,体育运动的阳春白雪”。杨式、武式太极拳影响广泛,其弟子遍及海内外。永年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太极拳之乡”。曾连续举办了八届国际太极拳交流活动。每届都有千余名太极拳爱好者和许多太极拳门派前来进行比赛交流,是旅游观光的热点。

4.大社镇

大社镇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矿区北部,原大社镇附近有一个寺院"大阁寺",明代以后,寺院前后逐渐建成村庄,并以"大阁"名之,后演变为"大社"。大社镇核心保护区7.13公顷,镇内历史建筑面积38200平方米。镇内现存的传统民居较多,其中何家大院为典型代表。

大院的建筑设计十分考究,甬道行至西头往左转为西门,东西建筑成太极分布,正堂大院建筑在阳极之位,何家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有较强的防御作用和浓厚的文化氛围。镇域内小响堂石窟是北齐鲜卑族遗留下来的重要佛教遗迹,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苍龙山石窟、皇姑庵石窟、水浴寺石窟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固新村

固新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固新镇,据史料记载,固新村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村中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很多,保存完整的古民居有不少是属于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中以三座老宅最为代表,而陪伴这些老宅的是那些不知道具体年代的25口古井。在自来水维修的时候,那些古井依然可以打上清凉的井水,做饭洗菜,在岁月的更迭中仍保持着它们的本色。

固新村为人熟知的还有村中矗立的一棵古槐树。古槐树干、主枝已大部分枯朽,仅东南方向一个主枝及部分侧枝继续生长延伸,形成覆盖面积半亩之多的新树冠。据考证,古槐树至少两千年的历史,有“中华第一槐”之美誉。

6.偏城村

偏城村位于邯郸市涉县偏城镇,地处太行山下,位于河北和山西交界处,据传早在汉代就有人在此居住生活。偏城村历史悠久,村中保存有不少古迹,尤以山寨式古建筑群——刘家寨最为著名。刘家寨建筑精美,现存80%以上多为清代末年到民国初年建筑群,全部是砖石土木结构,是北方少有的寨子式建筑。

偏城刘家寨始建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宋末元初。寨子四周是用石头筑起的10米寨墙,仅有东南北三个门楼。据说偏城刘家寨只是一个“寨”,而非一座“城”,故只能有东、南、北三个门,而不留西门。

7.赤岸村

赤岸村坐落在邯郸市涉县城西北5公里的太行深处,这里因为有明净的清漳河水绕村而过,村西又有一道红土岭,所以取名为赤岸村。不过真正让赤岸“红”起来的,不是村西那道红土岭,而是八路军主力劲旅一二九师在这里铸就的恢弘史诗。

赤岸村是革命老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华北新华广播电台、新华日报社等110多个党政机关单位长期驻扎于此。村北的将军岭,据说是除八宝山以外,安葬元帅、将军最多的地方。

8.王金庄村

王金庄村位于邯郸市涉县东部,座落在太行深处一个狭长的山沟里,这里“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据考证,早在宋朝末年就有人居住,立村至今700余年。因为没有平地,王金庄人祖祖辈辈只能依山建房,开山筑坝造田。经历代修建,王金庄的民居和梯田成了涉县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里的建筑遵循着明清时期风格因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每条巷每座院都散发着幽幽古韵,丝丝缕缕地透着沉重的历史质感。走在黄昏的曲窄小巷中:石道上光可鉴影,石墙表老旧沧桑,石门内驴鸣犬吠,石烟洞炊烟袅袅……让人瞬时穿越时空,回归朴拙。

9.北岔口村

北岔口村属邯郸市磁县陶泉乡,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处磁县西部深山区,一条御路与涉县紧紧相邻。据说此路乃殷纣王为到西顶降香,专拨国库银两所修,故名御路历为东通齐鲁,西达秦晋之要道。

北岔口村相传东汉年间已有,村落形成于元代,因村建在南北两个相对的山岔里,在北边的叫北岔口。村中保留有文昌阁、古戏楼、丁字形古寨圈,古民居多为传统四合院建筑,以明清、民国时期北方传统石砌为主,街道以青石板铺设。村庄四周环山,有“磁西百里小天津”之称。

10.北贾壁村

北贾壁村属邯郸市磁县贾壁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太行山区一个典型的村落。全村由北向南成船形,船头向南。为让这条“大船”稳固,村里在中部修有一座三节楼,三层均为船形,二、三层为木质结构,一层为青石结构,稳固大方,令人称道。三节楼旁旧时是一座龙王庙,庙前是一座古戏台。戏台初建于元末明初,坐南朝北两层结构。

北贾璧为蔺氏家族聚居地,村民以蔺姓居多。据蔺氏家谱记载,北贾壁蔺氏为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后裔,被誉为蔺相如后裔在北方的祖源地。关于村名的来历,相传汉武帝刘秀走南阳时路过这里,看见一座石碑,走近时,却发现碑面无字,刘秀于是说道:“原来是座假碑。”后该村即取谐音为贾璧。从汉朝光武帝时建村算起,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

11.安子岭村

安子岭村属邯郸市武安市冶陶镇,是武安市西南的低山丘陵地区,此处群山环绕、沟壑交错。安子岭始建于明朝洪武年以前,依山用青石建筑起一座座四合小院,古村落主要为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全石古建筑。

安子岭由古村落和古山寨两部分组成,山下是安子岭古村落,山上则是安子岭古山寨。古村落和古山寨自然地融为一体,唇齿相连。这里山岗绵延,大部分建筑还保留着原始风貌和建筑格局,碎石铺就的小路,早就被磨得油光发亮,古色古香的庙宇、民居、街道、石刻承载着悠久历史,颇有一番穿越时空的感觉。

11小时前

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