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面是谁发明的

玩旳就是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夏沫之戀 3星

共回答了395个问题采纳率:95.6% 评论

中国人发明的。

拌面这个词汇开始是借鉴日本的鲜湿面,后来又经过创新的,有了中国特色,这也算是中国人发明的吧。记得当时日本的鲜湿面比较有名的是日清拉王,还有挂汤的面,后来中国才有南街村生产的鲜拌面。据说也是引进日本的机器,不过具体的生产是我们中国自己发明的了,结合了中国当地面食文化的特色。

1小时前

41

断了的路 3星

共回答了343个问题 评论

拌面,起源于“油泼面”。

油泼面,汉族传统风味面食,陕西很有特色的一种主食。油泼面又叫扯面、拽面、抻面、桢条面、香棍面等。

油泼面是一种很普通的面食制作方法,将手工制作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后捞在碗里,将葱花碎、花椒粉、盐等配料和厚厚一层的辣椒面一起平铺在面上,用烧的滚烫的菜油浇在调料上,顿时热油沸腾,将花椒面、辣椒面烫熟而满碗红光,随后调入适量酱油、香醋即可。也可另外加入腊汁肉、西红柿鸡蛋等搭配食用。

面条是在周代“礼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秦汉时代称之为“汤饼”,属于“煮饼”类中的一种;隋唐时代叫“长命面”,意为下入锅内久煮不断;宋元时代又改称为“水滑面”。据元代韩奕所著《易牙遗意》记载:“水滑面:用十分白面揉搜成剂。一斤作十数块。放在水中,候其面性发得十分满足,逐块抽拽,下汤煮熟。抽拽得阔薄乃好。”清代朝廷大臣薛宝辰在其著作《素食说略》中记载更为详细:“其以水和面,入盐、碱、清油揉匀,复以湿布,俟其融和,扯为细条。煮之,名为桢面。”书中还指出:“作法以陕西朝邑、同州为最佳。”关于桢条面的形状,书中说道:“其薄等于韭菜,其细比于挂面,可以成三棱之形,可以成中空之形。”“其余如面片、面旗之类”。同样一块面,能址抻成多种不同的形状,可见技术的精湛非同一般。

现在拌面流行于中国大部地区,全国各地都各种各样的拌面小吃。

广东人称捞面,是指把沥干的面条拌以酱料的食品,有时亦会加上一些配料食用,

在新疆,拌面为一道传统菜,俗称“拉条子”,其来历是:

新疆拌面又称“拉条子”,古时候人们运送货物没有像现在这样先进快捷的运输工具,要将货物通过茫茫戈壁与沙漠运到西域,就只有“沙漠之舟”骆驼能够胜任了,所以过去个城市都有这些“跑运输”的骆驼客常年来往于丝绸之路。出门在外时间久了难免会想念家乡的饭菜,可那时候不像现在各地风味饭馆小吃随处可见。吃了一路干粮的骆驼客到了迪化驿站不仅可以可以好好休整一番,更要做上一顿家乡饭慰劳饥渴的胃。拉面技艺正式这样由山西一带的骆驼客带到新疆的,因其制作的时候以菜拌面而得名。

过油肉拌面的来历:

很早以前,一农户家因躲避战乱一家人走的走、死的死,家里仅剩下爷爷、孙子两人相依为命。由于连年干旱和战乱,庄稼颗粒无收。为了度过饥荒,爷爷每天进山打猎,一个天寒地冻的冬天爷爷出去半天时辰猎回一只肥大的野山羊,爷孙俩一直享用到春节后,由于天热吃剩的一大半羊肉无法存放,爷

21小时前

1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