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所说的 中庸 指的是什么

等尓的依赖 1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硪嗳祢 3星

共回答了337个问题采纳率:95.6% 评论

中庸指的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是至诚,一种德,儒家思想的核心。

《礼记·中庸》中,对中庸有一个定义:“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意思是,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的情绪的时候,称之为中。发生喜怒哀乐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中的状态就是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而控制情绪,不让情绪失控,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中庸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是无过无不及的状态。

儒家重视为人处事,提倡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追求真诚的自我。向内修身养性,形成仁、义、礼、智、信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向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求取功名,行中庸之道,不走极端,处理好人际关系等。

《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诚是儒家提倡的一种重要道德,但还不是最高的道德,还不是中庸。

儒家《中庸》认为,人生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至”是指至诚、至善,中庸所追求的修养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至诚是儒家的最高思想境界,至诚无息,至诚无妄。无息则久,无妄则远。达到至诚的状态,就是天人和合一的状态,就是中庸。

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人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

中庸之道,提倡诚,追求至诚,是一种积极的的人生态度。不过,孔子并没有指出如何实现和达到这种至诚,所以不具有可实现性。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重关系,关系和人情复杂;在人与人交往中,出现了世故、圆滑甚至狡猾的人,具有消极的一面。

总之,中庸说的是一种“中、和、诚”的处世态度,是一种道德,其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6小时前

12

不醉酒 2星

共回答了293个问题 评论

中,就是现在河南地区的方言,就是行,可以,好,这类话的意思。

庸,就是用。所以,中庸的理解,在过日子上,就是生活过得好,在具体做一件事情上,就是很好用,以此类推。

中庸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讲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该如何持续,稳定的发展,所以它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就是对待君主有对待君主的方式,对待臣子,父亲,孩子都有对应的方式。

我们中国的文化发源于中原,因为是农耕文化,所以只要按照节气的变化能够种好庄稼,有稳定的粮食收成,一个家庭,村落,城市,就能生存下来。所以,社会的稳定就是最重要的前提,社会如何稳定?那就是面对不同人,都有相对稳定,能被普遍接受的接人待物的方式方法,这样社会相对就会稳定。稳定的社会就能给老百姓充足的时间去种植粮食,保证种族的生存和延续。

大环境我们理解后,就能明白,儒学的核心目的就是让生活在中原地区的百姓稳定,实用性非常强,所以什么事情都要落实到行动上,要见效果,那就叫中,中庸,中庸之道。

我们在看孔子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最核心的,最形而上的文化表现形式,就一个字,叫“礼”,礼可以上升为一种哲学思想,是一种方法论,用现代话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是毛主席解决问题的法宝,凡事都有内在矛盾,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内在动力,比如一个人没钱,那他最大的内在矛盾就是没钱和想花钱买吃的,买住的,买各种想要的东西之间的矛盾。当这个人努力工作,赚到钱之后,他内在的矛盾就开始变化了,下一个主要矛盾有可能就变成了内心的空虚,向找媳妇了,所以就开始想方法找异性,谈恋爱。再之后,结婚,生孩子,孩子上学,自己又要多挣钱换大房子,一系列新的矛盾促使个人不断发展。公司,组织,甚至政府,都存在这样的内在矛盾论,从而推动发展。

所以,礼,就是解决这种内在矛盾最核心的解决方法,这是一种哲学思想,礼就是结合个体的需求和大环境的情况,选择折中的方式,来解决一个一个的矛盾的。

比如:有一伙人,生活在一起,大家都要吃饭,12个人,只有6个馒头,每个人半个馒头不够分,那怎么办?方案有很多种,但是符合礼的方式来分配,一定是对大家相对来说合理,而且还能让大家未来可持续发展,所以未必是简单的平均分,每个人半个馒头,因为个人的饭量不一样,每个人的工作类型不一样,甚至有些人还有可能有疾病,所以“礼”就告诉大家,分给每个人的馒头有可能有人分半个,有人分一个,但是多分的人一定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出去再找吃的等等。所以就形成了团队的文化,部落的文化,有了“礼”支撑的部落,就越来越强大,就走到了今天,就是咱们的中华民族。

这就是中国文化“礼”的核心,用毛主席的思想,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就是发现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解决的思路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礼”的内核,这个内核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中庸,就是“中”,可持续发展的“中”。

所以,我们能够从中国文化中吸取的能量太多太多了,把“中庸”,“礼”这样的哲学问题想清楚,是一个人从普通走向卓越的前提。

认可以上观点的朋友,欢迎大家每天阅读经典,阅读中国文化的经典,儒释道三家的经典,我们有个圈子,每天阅读几句,成功,先从完善自己的内在世界开始。改变,就在这一点一滴的过程中自然发生。

4小时前

26

一心只为你 1星

共回答了185个问题 评论

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重点在中、庸二字,中位于中间,不离两边,不走极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三阶》:“言人有三等,贤、愚、中庸。”《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内文的写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作者是谁尚无定论,一说是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载于另一说是秦代或汉代的学者所作。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1小时前

46

爺獨占後宮 2星

共回答了80个问题 评论

《论语》说的"中庸"是心脏交换血液、票决领导头脑(中)时,以平凡平常心对待(庸)的民主品德。

"中庸”的意思不是折中主义,“和稀泥”,懦夫哲学,而意思是:心脏、社会票决血液、领导头脑(中)时,以平凡平常心对待(庸)“之道”,当选了带头干,落选的事都忘了、不知道。这就是健康的社会和人体选领导头脑的平常机制,文明道路。谁知道单位无记名投票的意见隐私、自己脑细胞更新的事?若知道这些事,就是腐败的社会和被监测、解剖还监测、解剖不清楚的病人死人。

要想理解“中庸之道”,就要明白中华文化、龙的造字规则,否则解释不清楚。“中庸"的可操作意思不是折中的意思,而是:以交换、票决马首是瞻的中国龙(五中)文化能用于日用的平凡生活中,岂(庸)有平庸人吗?“庸"(岂)可弃乎(吗)?

例如:农历五月初五(中节),叫端午(代表交换、票决的午马七的龙首的意思)。

这一解释是毋庸置疑的。详见《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含《道德经》译文)《破译<论语>背后的龙学密码》开始的“说明”。(文/刘树成)

23小时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