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是谁说出来的

不减前春恨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排队者 1星

共回答了180个问题采纳率:99.6% 评论

韩非也被称为韩非子,战国时期韩国人,当时的法家代表人物。“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这句话出自《韩非子·有度》,意思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该一视同仁,法律不会因为谁是贵族就会给特权,只有这样法律才算是公平公正的,也才可以治理好一个国家。很显然几千年前韩非的法家思想到现在依然适用,今后也是如此。知道了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是谁提出的后再来看看韩非的生平事迹。

6小时前

15

逝呿丨无泪 1星

共回答了123个问题 评论

法不阿贵一词,出自《韩非子·有度》一文。原文有“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意思是说,执法应当一视同仁,不分富贵贫贱、不论官职大小,所有人都受到法律所施与的平等奖赏和惩罚。

  然而,法不阿贵的思想,并非始于韩非子。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已在极力推行法不阿贵的思想。变法之初,为使新法具有权威和公信,商鞅首先“徙木立信”,以示国家有诺必践、有令必行。

  初时,秦国国民,上至公卿贵族,下至贩夫走卒,多感不便。于是太子犯法。商鞅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依法应当惩罚太子的违法行为。但是,由于太子是未来国家的储君,不可以施加刑罚,故而将刑罚施加在了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身上。

  从此以后,商鞅在秦国推行的法令畅行无阻。秦国人人奉法而行。商鞅的法令推行十年后,秦国的国民大悦,秦国更是呈现出“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的繁盛景况。

4小时前

4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