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被称为什么 他的作品有什么

求同情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默写你的爱 3星

共回答了307个问题采纳率:92.6% 评论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生于1770年12月17日,逝世于1827年3月26日。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1] 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童年经历

1770年12月17日,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贫穷家庭。

父亲是当地碌碌无为的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名倍受生活折磨的宫廷大厨师的女儿。在父亲的严格训练下,贝多芬显露出了音乐上的才华,但贝多芬常常遭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4岁时就会弹奏羽管键琴,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在5岁时患上中耳炎;8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0岁时,他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贝多芬在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2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当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是贝多芬“音乐仆役”生涯的开始。13岁的贝多芬参加宫廷乐队担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

求学经历

1781年贝多芬跟随乐队指挥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宝·奈弗学习钢琴和作曲,贝多芬还跟弗兰兹·安东·里斯学习小提琴,在新老师的指导下使得贝多芬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1787年到维也纳后,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刚开始的时候,莫扎特想看看他的能力让他演奏音乐,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也跟随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列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达到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贝多芬在此期间创作《F小调前奏曲》、两首前奏曲等。

痛苦经历

贝多芬三

贝多芬生前用的最后一架钢琴

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他对生活的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他在痛苦中仍然顽强地创作《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精神状态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

21小时前

7

共回答了个问题 评论

不认识贝多芬的人叫他聋子,因为他耳朵背,他是个德国人,嗯对的77年德国人,那时候的德国人性格有些拧巴,就是倔的意思。偏偏贝多芬他爸就是头倔驴,他爸从小就让他学琴,因为他爸是莫扎特的铁粉,他应该是想把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强加到他儿子身上,后来年轻的贝多芬呢也算是争气,虽然历经周折,但是好事多磨,算是混进了皇家音乐学院当古琴伴奏,虽然没有工资但也算是公家单位,这就有点违反劳动法了,但是小贝愿意干,因为年轻人么,能学到更多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总想着那一点眼前利益。后来小贝还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单曲。小有名气后又辗转拜了许多大碗当老师。小贝确实有想法还知道名人效应。凭借自身努力使自己专业又上一层楼,所以说师傅领进门,修行还是靠个人。名气越大,耳朵越背,但耳朵背也阻止不了他对音乐的热情,在这个时间段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他还有称号叫钻石王老五,因为他一辈子没结婚你也可以叫他花花公子,因为他女朋友不少(拉仇恨)

晚年的贝多芬有个响亮的名号:赌圣,不对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后来贝多芬被中小学生当成大神一样膜拜,因为背多分。

幸好他爹是莫扎特铁粉,如果他爹是瓦特的铁粉,那这世间就少了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多了一个

蒸汽火车司机

19小时前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