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身体尾部为什么会发光

爱喝可乐猫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星光倾注 3星

共回答了34个问题采纳率:94.6% 评论

人们在夏天夜里所看见的闪闪流萤,主要是雄萤火虫为寻找配偶而发出的光亮。

萤火虫发出的光有的黄绿,有的橙红,亮度也各不相同。萤火虫就是靠改变“灯光”的颜色和时间间隔来传递不同的信息的。

雄萤火虫在夜空中一边飞舞,一边每隔5.8秒发出短暂的淡绿色的荧光。

藏匿在草丛中的雌萤火虫在发现雄萤火虫的信号后,就会以2.1秒的间隔发出闪光作为回应。

这时,雄萤火虫就知道在那里已经有一位“佳人”在等待着它了。

它们之间经过几次通过“灯语”所传达的信息之后,雄萤火虫便循着雌萤火虫所发出的光,飞过来与其交配。

21小时前

49

我重要么 2星

共回答了277个问题 评论

在晚上经常看到的萤火虫,尾部会发光,是因为它有一个发光器 ,发光器里面充满了含磷的发光物质及发光酵素。

萤火虫的发光目的主要是为了照明 捕猎还有传递信息 ,恐吓天敌等做用,但其主要作用还是求偶。全球有近2000种萤火虫,中国分部有已知的种类54种。

19小时前

49

梦魇沦陷 2星

共回答了254个问题 评论

1.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是因为在其发光器的部位,存在著一种含磷的发光质与一种催化酵素。萤火虫在发光器上会有一些气孔,由气孔引入空气后,发光质就会透过酵素的催化与氧进行氧化作用。然后透过这样的机制来发出光。

  萤火虫透过这样的作用来发出光芒。而这样发出来的光,由於大部份的能量都转为光能,只有少部份化为热能,所以称之为冷光。也就因为发光质与光能的转换相当有效率,所以萤火虫可以发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萤火虫本身也可以控制进不进行这样的作用来控制发不发光。

  2.而发光器的构造也使得萤火虫的发光更亮。萤火虫的发光器由数层细胞组成。在皮肤下有发光细胞,在发光细胞下有反光细胞,可以反射发光细胞发出的光来使光看来更亮

  萤火虫的荧光是其体内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反应后生成的。研究人员发现,荧光素酶中的异亮氨酸残基能牢牢地抓住荧光素产生的发光体——氧化荧光素,使萤火虫发出黄绿色的荧光。他们还比较了萤火虫发黄绿色光和发红光时荧光素酶立体构造的不同。结果显示,发黄绿色光时异亮氨酸残基和氧化荧光素结合相当紧密,而发红光时两者结合相对松散。

  初夏,闪烁的黄绿色荧光是萤火虫互相交流的工具,而在一些特殊条件下,萤火虫会发出橙色或红色的光。日本科学家探明了与萤火虫发光密切相关的酶的立体构造,进而揭示了荧光颜色的决定机制。

  3.动物收到惊吓都会做出一些反应,萤火虫收到惊吓后自然会关闭光亮防止天敌发现自己,所以在你手里不发光可以解释为是被你吓的

  萤火虫发光原理

  萤火虫的发光是生物发光的一种。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是:萤火虫有专门的发光细胞,在发光细胞中有两类化学物质,一类被称作萤光素(在萤火虫中的称为萤火虫萤光素(Firefly luciferin)),另一类被称为荧光素酶。荧光素能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 ,并与氧气发生反应,反应中产生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当氧化荧光素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子。

  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几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只有极少部分以热的形式释放,反应效率为95%,甲虫也因此而不会过热灼伤。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办法制造出如此高效的光源。

  在虫的腹部下部有着很多白色斑块。其实是它的甲壳中对光透明的部分。在内部有一块白色的膜,可以反射光。所以在日间这个部位呈现白色。

  发光的生物学意义:

  成虫利用物种特有的闪光信号来定位并吸引异性,借此完成求偶交配及繁殖的使命,少数萤火虫成虫利用闪光信号进行捕食,还有一种作用是作为警戒信号,即当萤火虫受到刺激时会发出亮光。

16小时前

2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