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二首的注释译文

遠離籹孓 29天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一点点余温 2星

共回答了273个问题采纳率:94.6% 评论

悯农二首 唐 李绅

(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1小时前

19

洗红妆 1星

共回答了128个问题 评论

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注释:

(1)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2)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3)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21小时前

27

枫林群名称 3星

共回答了345个问题 评论

悯农 宋·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 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 更堪岁里闰添长。 注释 1、分(fèn):料定,早知道。 2、第四句:更堪,更哪堪,岂堪。其他详见文中解释。 简析 这是一首《悯农》诗,角度选择相对新颖,我们来看一下: “稻云不雨不多黄。” 关于“稻云”,金性尧先生认为实指“云”,也就是稻田上空的云,并据此释解为天空只是多云,云却不转化为雨,因而下界大旱,禾稻干枯,略无黄色,也就是成熟的不多,我却觉得这种解释其实曲解了“稻云”的含义,它应该更多指的是大片大片的稻田,因其面积广大,纵目一望,望之如云,至于其他干旱缺雨,稻田歉收,则同上解释。 “荞麦空花早着霜。” 有句话说得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杨万里悯农的这年,天气也是如此,不仅久旱无雨,使得稻田几乎绝收,而且寒霜早降,气温酷冷,田野中的荞麦甚至都不曾开花,而我们知道,荞麦花开的时候,那是一片花白如雪,参见宋代诗人王禹偁《村行》中的句子,“荞麦花开白雪香”——这农民可真是够倒霉的。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然而不仅如此,既然倒霉,那就让这“霉”倒个透,农民们早已料定,今年一定是个忍饥挨饿的一年,他们将不得不扎紧裤腰带,在饥饿和严寒的双重压迫下,度日如年,辗转挣扎,谁知天公亦仿佛故意作对,这一年是隆兴二年(1164),闰十一月,凭空里多添了一个闰月,他们的苦难日子更难到头了。从这个角度说,本诗的结构大体上可看做,前两句讲了一种“祸不单行”,后两句亦讲了一种“祸不单行”,所以祸就是三行,四行了,诚斋之悯农,又何能不悯呢! 抛开思想性,本诗还需要注意的地方有,第三句其实不太合格律,“度”字处应该用个平声字,而“残”字处用个仄声字,由此亦可知,古人对于格律,其实还是持一种变通观点的,但能意思畅达,内涵表达充分,精准而又恰当,破一破律又如何呢?却不知今日为诗者,每每“绿了”“绿了”的乱指,却丝毫不联系作者诗句本身,用一种死框框硬框住作者的活诗句,究竟是诗歌之福,还是诗歌之悲,则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笔者亦提供不出标准答案,只能听之任之,归由大浪淘沙了。 是为诗解。

18小时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