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舞曲的特点

你默默的愛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我就是经典 1星

共回答了144个问题采纳率:97.6% 评论

圆舞曲的音乐特点是徐缓流畅、委婉陶醉、富于遐想、动听入耳。圆舞曲音乐节奏为3/4的中慢板,每分钟28到30小节左右,由强、弱、弱的规律重复所构成,其舞曲旋律优美抒情。

圆舞曲(Waltz) 圆舞曲又名华尔滋,也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起初流行于维也纳的舞会上,十九世纪风行欧洲。以斯特劳斯的佳作《蓝色多瑙河》最为著名。它有快步和慢步两种。与同样也是三拍子的玛祖卡不同,它的重音一般都落在小节的第一拍上。也与同样是三拍子的小步舞曲不同。圆舞曲的特点是节奏鲜明,旋律流畅,不象小步舞曲那么温文尔雅。

6小时前

36

爱咱守护着 2星

共回答了275个问题 评论

特点: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贝多芬、舒伯特曾写过圆舞曲,威伯的《邀舞》也是精心处理过的圆舞曲,肖邦的圆舞曲更是钢琴作品中的范例,而通过老约翰·施特劳斯和兰纳奠基、小施特劳斯发展起来的圆舞曲则有别于他人,他们的圆舞曲有典型的维也纳风格,俗称维也纳圆舞曲,它通常由五首情绪和调性相仿的舞曲连贯组成,注重内容的标题性,既能在舞厅里伴舞,也能在音乐厅里演奏,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音乐形式。

4小时前

48

拥抱在午后 1星

共回答了126个问题 评论

圆舞曲对我国来说是一种外来的音乐体裁,英文是所以有时也音译为“华尔兹”舞曲一般起源于农村。圆舞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城市中特别是在维也纳发展起来的。所以,有些圆舞曲也叫维也纳圆舞曲。溯源追根,圆舞曲的前身是奥地利民间的“兰得勒舞曲”,这也是一种农村舞曲。圆舞曲在“兰得勒舞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三拍子舞蹈,跳舞时一对对男女舞伴,按照舞曲的节奏旋转打圈,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

这些特点决定了圆舞曲的体裁特征:速度较快,拍或拍,这些特点,配合上环绕支点音旋转的音调,便生动地产生旋转打圈的动作感。圆舞曲的体裁特征,更鲜明地体现在它的伴奏音型中。

典型的圆舞曲伴奏音型是强弱分明的三个均匀的四分音符(在拍则是八分音符),每小节一个和弦,第一拍是强拍,奏和弦的低音。

第二、三拍是弱拍,在较高音区奏其它和弦音。

十八世纪后半叶,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莫扎特写了近五十首短小、精悍、具有民间风格的圆舞曲,称作《德国舞曲》。

之后,舒伯特写了二百余首供钢琴独奏的圆舞曲。

著名的浪漫主义钢琴作曲家肖邦写有十四首音乐会圆舞曲。

维也纳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他是一<位主要从事圆舞曲创作的作曲家,具有“圆舞曲之王”的美称。

他一生写了447首圆舞曲。

他创作的大量圆舞曲中,最脍炙人口的可算是《蓝色的多瑙河》了。

这首圆舞原是一首歌唱多瑙河的男声合唱曲,曲名全称《在美丽的蓝色多瑙河上》,后来作者又亲自改编为乐队演奏的圆舞曲,很快流传于全世界。

随后,这首乐曲又被很多作曲家改编成独唱曲和各种乐器的独奏曲。还有好多资料,你先看这地址,先了解之后记下来应急用吧!代表作之类的

1小时前

4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