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十大特征

唯你而已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不记得谁 4星

共回答了468个问题采纳率:91.6% 评论

一、器型:

元青花的器型种类很多,绝大多数是生活实用器,有部分是祭供专用器,少量为装饰器。

二、纹饰:

元青花的纹饰较为繁密,最多可达十层左右,龙纹的特点与历代有明显区别,表现霸气、张扬、瞪眼张嘴、肌腱发达、龙爪似刀、蔑视一切。(龙眼正视、明代龙眼在一侧)

三、釉面:

元青花的釉面一部分泛青色、多为卵白色,积釉处呈水绿色。部分釉汁中加了釉果,所以有肥厚凝重的特点,有些器物表面有轻微橘皮釉和缩釉现象。

四、胎质:

元青花的多数胎骨为高岭土掺瓷石,称作二元配方。早在五代时,繁昌窑和北宋的青白瓷中已发明了此项配方。

五、彩料:

元青花绘画使用的氧化钴多数是进口料,是与古波斯贸易用瓷器、丝绸、茶叶、交换或购买的。

六、制作工艺:

元青花琢器部分,是分断制作,大多数是为三接四部,即:颈部、腹部、底部、成型后用胎泥相接成型,但部分器物也有不接底工艺。

七、绘画技法与特点:

元青花的绘画风格总体表现:粗犷豪放,洒脱随意,娴熟流畅。构图饱满、繁而不乱、一笔画、一气呵成、充分表现出画师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功力。

八、款识:

元青花属款器物不多见,有大元国延祐甲寅造、大元国至正八年等,有赏赐、内府、枢府、赵府、张文进造、有些书写八思八纹。

21小时前

4

孤城酒道 4星

共回答了440个问题 评论

1元青花的胎体不如清代细腻,多数器物底部不施釉,采用垫砂支烧的方法,有火石红,底盘有旋纹痕迹,元代不讲究修胚,因此显得粗糙,

2元青花釉体较平,厚薄不均,有缩釉现象。

3元青花有两种蓝色调,一种是灰黑色是国产料,另一种是鲜艳的进口料,无论哪一种色调受窑温影响存在深浅不一的变化。有鲜活的流动美

4元青花有几种规范纹饰1,变形莲花纹瓣俗称 八大码   2.花卉以莲花,牡丹为主,其次为菊花,牡丹花叶呈肥硕状,为尖瓣型,莲花花叶呈带双翅的葫芦叶片,菊花花叶我五叉的叶片,三种花朵都不填满二有自然留白边现象。

5栀子花是元代特有纹饰五瓣形叶状,缠枝花多用作边饰,传说是佛喜欢的花。

6大多数青花盘外壁及瓶 罐有缠枝莲花纹,多为6朵。

7瓶罐肩部有云头纹,称为 云肩,云头纹内饰海马,麒麟,海莲,折枝花,是元青花极具特色的装饰,其他时代少见。

19小时前

49

夜唯美不美 1星

共回答了164个问题 评论

元青花瓷器的底足特征:1、圈足之大小:大盘类为大圈足。罐类也是大圈足。小盘和大碗为小圈足。2、挖足之深浅:大瓶及玉壶春瓶为深圈足。3、足墙之宽窄:大瓶为窄墙。中小瓶类为宽足墙 4、足端之形态:大瓶为扁平式泥鳅背,中小瓶类多为双面斜削5、胎色:元青花的胎色有这样四种:莹白色、灰白色、米白色、姜黄色6、胎质胎质坚致细腻,气孔率极低,基本不吸水,叩之声音浑厚响亮 7、旋纹:修坯时大多已经修去,不见旋纹 8、窑红:大多不见窑红,但也有少数有之、9、砂底和釉底:绝大部分元青花瓷器为砂底,即底部露胎不上釉,10、釉斑:有一部分砂底元青花瓷器底部有釉斑。釉斑或多或少,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一般呈青白釉色。

16小时前

3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