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张明楷教授的学术观点

红颜为谁哭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虚伪表现 5星

共回答了53个问题采纳率:91.6% 评论

张明楷教授、陈兴良教授都是我国刑法学巅峰!是我恩师方鹏的老师,为国家法治建设培养了大批法律人才,点赞!!!

1小时前

18

愛着你 2星

共回答了256个问题 评论

我刚开始学习的是高铭暄赵秉志的传统刑法理论,做公诉人时最大的困扰是遇到疑难案件时,遍翻高赵著作却一无所获,与同事讨论案件时往往是凭下意识的感觉争吵得一塌糊涂,到处翻检刑法著作寻找可能支持自己主张的片言只语。那时我就已经对高赵刑法理论产生了严重的怀疑,总感觉他们的理论体系是有问题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2007年左右我开始接触到张明楷的《刑法学》,不读则已,一读之下竟然发现了一个刑法新世界,才发现原来刑法问题可以有另一种逻辑体系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比起高赵刑法理论,似乎对案件的办理更具有指导意义。我立即买下了2000年以后张明楷出版的所有刑法著作(2000年之前的买不到),之后张明楷每出版一本书我就买下一本书。在阅读张明楷的系列著作和部分论文后,虽然我并不赞同张明楷所有的主张与观点,但我的刑法理念与思维逻辑被彻底重塑,诸如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法益独立于构成要件并决定构成要件要素、从客观到主观判断构成要件、阶层化而不是平面化的判断构成要件、构成要件的定型性、共犯从属性等等,都开始在我的脑袋中扎根。我再办理疑难案件时,如果遇到理论上的争议我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是个无头苍蝇,而是有了自己观察问题的视角与切入点,面对他人的不同观点包括那些刑法学者在著作中的主张也能理性分析对方观点的立场与问题。至于办案的参考书籍,现在我基本上都是翻阅张明楷、陈兴良、周光权等教授的著作,高赵的理论著作基本是束之高阁,不予理睬。现在办案时有时会遇到律师提交的高赵署名的专家论证意见书,我也是不屑一顾,懒得翻阅,不是我看不上,而是我过去的经历告诉我,他们的理论干货太少了。所以我的观点是,这个时代的法律人,如果你的脑袋里只有高铭暄赵秉志的传统刑法理论,那你对刑法的了解一定是一团浆糊,如果想学好刑法,张明楷教授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案件,你可以无视、不读高铭暄赵秉志的著作,但张明楷的著作是必读书籍。我同时也想提醒,张明楷教授有些观点与主张在实务中是不合时宜的,所以还要读一读陈兴良、周光权的著作。总体而言,在刑法理念与思维逻辑的塑造这方面,张明楷教授的著作是最强的。

21小时前

45

软捏仙女 1星

共回答了129个问题 评论

我是不想写的,因为我这个人比较懒,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我感觉挺累的。提到张明楷教授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写一点的,因为我是张明楷教授的崇拜者,是正宗的张明楷教授的‘粉丝’。对于张明楷教授的学术观点说实话我是不敢评论的,因为张教授所写的刑法教课书和张教授有关刑法对法益保护方面的论著我没有读过,我觉得没有读过张教授的刑法法益论,是无法对张教授的学术思想作评论的。现在我就大胆的写一点吧!张教授是中国最好的刑法教授之一,其学术思想可以归入刑法学中的结果无价值学派,甚至我个人为张教授是中刑法学界结果无价值的开创者。张教授自己可能是反对中国刑法学界有学派划分的,因为张教授认为我国在刑法研究方面现阶段还不具有形成学派的条件。我读过张教授一些刑法教义学上的文章,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的是那篇关于破坏环境罪的论文,张教授在解释刑法上始终坚持罪刑法定与罪刑相一致原则,以刑法保护的法益为出发点,对刑法的条文作出解释,这种解释方法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只有当我们弄清了某一刑法条文是要保护什么时,我们才有可能使某一罪名的构成要件清晰明朗。

18小时前

1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