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让三尺又何这个故事是这样讲的

忘了停下来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可軟可御 2星

共回答了268个问题采纳率:97.7% 评论

故事是安徽桐城叶张两家因扩建府院而引发的争端,张家向在朝为官的张英请求帮助。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清朝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比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没想到,这位宰相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见书明理,立即主动把墙往后退了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这个故事说明,谦让时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正是两家人互相的谦让,每个人都后退一步,才会流传出这样一段佳话,互相谦让本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正是每个人都后退三尺,才有“六尺巷”这个佳话。事情就是这样: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六尺巷”是一把人生的尺子,值得我们经常拿出来量一量;更是一种人生修养境地的隐喻,值得我们经常去走一走。常走“六尺巷”,修行正己,就会走出人生天地宽,走出人生的高天白云,走出无愧后人的历史评说。

因此在今后的生活中,谦让他人是我们都要时刻践行的美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道德之花在世界绽放。

7小时前

1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