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之前的货币是什么样的

安息药不疼 2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爱情那么深 2星

共回答了24个问题采纳率:95.7% 评论

第1种就是镈币,又称布币。因为形似农民用的农具而得名,主要流通于三晋两地,就是魏国赵国和韩国。这种布币又分空布币、圆布币等造型。

第2种叫做郢爱或者铜贝,因为形状像蚂蚁的鼻子又被称为蚁鼻钱,这种货币只在楚国流行。

第3种货币的形式就广为人知了,叫做圆钱。圆钱当中有一个方孔,当时使用的范围其实也很有限。只有秦国、东周和西周几个小国使用,不同国家钱上面分别印有东周和西周的字样,而秦国的元钱上面没有任何地名,只有钱币的单位,比如12株,半两等。

第4种就比较特别,是流通于齐国和燕国两个地方叫做刀币,顾名思义就是钱币的形

4小时前

39

醉酒梦轮回 3星

共回答了374个问题 评论

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的钱币由为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鬼脸钱)四种组成。是战国时期的四大货币体系。

布币,铲形,由农耕经济的农具“钱”、“镈”演变发展而来,这也是把货币称之为“钱”的缘故。“布”为“镈”的假借字。 布币的流通范围,主要在黄河中游农耕经济地区如韩国赵国魏国燕国等。

刀币,刀削形,起源于渔猎经济工具。主要流通在黄河流域的东部诸侯国如齐国燕国赵国。各国的刀币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其中以齐国的刀币最为古朴精美。

圜钱,圆形圆孔,又叫环钱。起源于手工业经济工具的纺轮或璧环,主要流通于秦国魏国,战国中期以后,秦国首先采用方孔圆钱,后来齐国燕国也纷纷仿效铸造。

蚁鼻钱,又称鬼脸钱,是南方楚国的铸文铜币,形状呈不规则椭圆形,上面铸有阴刻铭文,有一种钱文好象蚂蚁爬在人的鼻梁上一样,故名蚁鼻钱;另一种好象丑陋的鬼面一样,故名鬼脸钱。以枚为单位计值,使用时较为便利。

2小时前

22

爱走天涯 2星

共回答了236个问题 评论

秦朝统一时用的货币是“秦半两”。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如铲币、刀币、环钱等,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秦始皇在货币上的大一统,还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并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秦半两”奠定“圆形方孔”的古钱币造型。

青铜币上的“半两”二字为小篆文字,是由秦国著名的李斯所题写;它表示每枚重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故称“半两钱”。

圆形方孔是生产、加工的需要,是便于携带、流通和储藏的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科学的制式。

21小时前

2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