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笔礼的礼仪步骤

隐忍忍忍忍 3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只想敷衍鉨 2星

共回答了241个问题采纳率:96.7% 评论

一、开场白:

开笔礼是古代启蒙教育之初举行的“拜师礼”,开笔礼是祖国传统的礼仪习俗,礼仪文化,今天同学们来参加这次活动,是让各位同学感受先人留下来的传统习俗,尊师孝亲、崇德立志、仁爱处世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树立“善”、“正”行为规范,汲取尊师爱学的思想精华。

二、校长致辞:

校长致辞并宣布开笔礼仪式开始。(学生入场)

三、执行仪式:

1、“正衣冠”。检查衣扣、整理衣领、拉直衣角。

2、“拜师礼”。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是世界公认的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由孔子所开创的儒学源远流长,在长达2500多年的岁月里,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最高指导原则。

(1)全体师生拜先师孔子,向先师孔子行鞠躬礼。行礼一一起;

(2)拜老师:启蒙老师、教我读书、诲人不倦。行礼一一起;

(3)再拜老师:教我做人、育我成长、如父似母。行礼一一起。

22小时前

18

尐綠葉 3星

共回答了360个问题 评论

步骤流程:

一、正衣冠

1、古人云:“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正。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衣冠”不仅仅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人的精神面貌。这正是——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2.按主持人的号令开始“正衣冠”

(1)自正衣冠(学生自己整理衣冠)

(2)互正衣冠(邻座学生相互整理衣冠)

(3)师正衣冠(现场的领导和教师帮助学生整理衣冠)

二、 朱砂启智

含义:嘉宾、领导、班级老师用红色的朱砂在学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又称“开天眼”。“痣”通“智”,意为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从此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方式:用印泥给学生正额上涂上红痣,现场的领导和老师给学生点痣时要给学生以和蔼的笑容,并说上“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一定会更加聪明!”“你一定会更棒的!”等祝福的话语。

三、击鼓鸣志

含义:“鸣”通“明”,“鸣志”即“明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意为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 方式:先由校长敲击大鼓三声以示学生从今启蒙,而后让小朋友们排队依次走到大鼓前敲击,告诉学生敲击时心里默默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和志向。

四、启蒙描红

含义:“人生聪明识字始”,写字识字是学习文化的第一步,描红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大楷“人”字,寓意着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是最为重要的。这楷体的“人”字的一撇一捺相互挨着,方能立稳,顺势告诫学生,我们为人在世,就应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构成和谐社会。 方式:首先由 老师现场大尺幅的楷体“人”字,随之就“人”字的含义进行如何人品端直的教育,老师指导学生在卡片纸上书写“人”字。学生展示作品。六年级学生帮忙悬挂书写作品。

五、感恩鞠躬

含义:通过鞠躬,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从今天开始,老师将引领自己走过长达余年的学习生涯,所以要“亲其师信其道”; 通过鞠躬献给现场观看的父母嘉宾,以示感恩之心。 方式:请全体老师站到台前,(站好后)。 全体一年级学生起立,请向台上的老师鞠躬,对老师说:感谢老师教育之恩; 请向后转,向自己的家长鞠躬,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感谢家长养育之恩。或“爸爸(妈妈)您辛苦了!”之类的话语。

21小时前

13

爱情长跑 3星

共回答了366个问题 评论

一、正衣冠

二、 朱砂启智

三、击鼓明志

四、启蒙描红

五、感恩鞠躬

18小时前

33

往时书 2星

共回答了220个问题 评论

1)自正衣冠(请同学们自己整理衣冠)

首先,让我们一起整理一下自己的面容,把头发捋一捋,弄干净点儿。接下来,我们把衣服的领子整一整,把两个衣袖掸掸直。裤子提一提。袜子和鞋子要穿得大小适中,鞋带系紧。

(2)互正衣冠(请邻座同学相互整理衣冠)

(3)师正衣冠(请现场的领导和教师帮助学生整理衣冠)

(二) 朱砂启智

主持人:在古代,学童入学读书前,都会有启蒙师长用红色的朱砂在学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称为“开天眼”。当中的“痣”通“智”,意为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从此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活动“朱砂启智”,有请我们的领导、老师们场地为新生点智,掌声有请。

(三) 击鼓鸣志

主持人:刚才我们为一年级的同学们进行了朱砂启智仪式,看到他们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我们也衷心的为他们祝福,祝福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勤奋努力,志存高远。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古代的时候,读书人要到学宫去考取功名,他们进入学宫的时候,往往通过击鼓的方式,表达他们要读书上进和考取功名的愿望。当中的“鸣”通“明”,“鸣志”即“明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意为击鼓得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

下面我们进行第三项活动“击鼓鸣志”仪式

师:一击鼓,尊敬师长。生:尊敬师长;

师:二击鼓,热爱学习。生:热爱学习;

师:三击鼓,为校争光。生:为校争光。

(四)启蒙描红

主持人:刚才我们进行的是击鼓鸣志仪式,浩大的鼓声寓意着我们一年级的同学们个个都拥有着远大的理想和为理想奋斗的坚定决心。有了远大的理想还只是万里长征中的一小步,古人云:“人生聪明识字始”,写字识字是学习知识文化的第一步。下面我们将进行第四个程序:启蒙描红。今天我们现场要求一年级同学们描写的是一个简单而意义深远的“人”字,寓意着在人生的启蒙阶段,要学会做人。

下面请苗老师指导同学们进行启蒙描红。

老师:写毛笔字的坐姿,要求做到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请学生代表按照老师的握笔姿势,在纸上也写上一个“人”字。

主持人:今天我们以一个‘人’字开笔,要把这个“人”字也写得堂堂正正、稳稳当当、神采飞扬、气势非凡。这是因为我们进学校学习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首先就必须堂堂正正地立身。请高高地举起你们写的字给周围的家长、老师和嘉宾们欣赏。

(五)茶敬师亲

主持人: 孩子们,从今天开始,老师将引领你们走向学习生涯,所以要“亲其师信其道”。

请学校领导和班级老师到前台列队,请学生代表给老师敬茶。通过手捧茶水敬献老师,再面对老师三鞠躬拜谢。

一鞠躬,感谢老师宽容恩;

再鞠躬,感谢老师呵护恩;

三鞠躬,感谢老师栽培恩。

请学生给家长们敬茶。

一鞠躬,感谢父母养育恩;

再鞠躬,感谢父母关怀情;

三鞠躬,永远孝敬双亲。

(六)许愿留念

主持人:一年级的新同学,你们的心,就像春天的泥土,播什么种,就发什么芽。让我们在孔子先师的像前默默地许愿,许一个最美好的心愿。

方式:先对孔子像行三拜礼,再许愿。

三拜礼(用于集体行大礼)

立定,挺身,庄重。

“双手附心。”双手附在胸腹之间,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叠并,两肘与手成直线。

“高揖。”双手向前上方推出,推至额头前方,两臂伸直。

“行礼。”手臂随腰部动,深躬(90度)。

“兴。”起身,双手升至额前。

“再行礼。”

“兴。”

“额手。”双手贴向额头,再推出。

“三行礼。”

“兴。”

“礼成。”双手复位至胸腹间。

三、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最后请 对我们这次活动进行小结。

非常感谢 一番语重心长的教导,我们相信,一年级的同学们一定不会辜负期望,认认真真读书,堂堂正正做人。

愿今天的开笔礼能成为同学们一生中美好的回忆,更愿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开笔礼,迈开学习的第一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14小时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