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的顺序的

伝説执事 2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是心落定 3星

共回答了374个问题采纳率:96.7% 评论

(一)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道德认知是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错不知错是缺乏道德认知的能力。道德认知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品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情感是评价他人行为产生的内心体验,是品德转化的催化剂。

道德意志是个体调整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德育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明知故犯就是缺乏道德意志的表现。

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好心办错事主要要培养人的道德行为。

2.德育过程要促使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

(1)要注意全面性(统一性)。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全面协调的发展。

(2)要注意多端性。一般来说德育过程的顺序是知情意行,但也存在多端性,可以导之以行,可以晓之以理,可以动之以情,最后达到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所以学校要组织有引导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活动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还可以联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是五+二等于零,主要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做到教育合力。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德育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矛盾,要发现这些矛盾,并不断促进这些矛盾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有错不知错”缺乏道德认识,是一种认识性矛盾。“犯错不自觉”道德能力不强,能力性质的矛盾。“知错也犯错”是一种思想性矛盾。

(四)德育过程是一种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个体品德的发展和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品德形成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由低到高不断发展的,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变化,最后一种行为的养成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固定下来。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个体品德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迂回曲折、甚至有暂时倒退的过程。因为品德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个体的意志品质也是不断磨练的过程,有的时候学生的意志力薄弱也是造成反复现象的原因,所以教育者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持之以恒,耐心细致的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11小时前

33

幸福中的伴 4星

共回答了477个问题 评论

一)、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地位单选、判断)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道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例子:“小明让座”。小明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要尊老爱幼,深受启发,决定以后要帮助他人,这是道德认识。小明在公交车上看到有老人上车没人让座,内心很气愤,这属于道德情感。小明自己想给老人让座,但自己需要坐好几十站,而且书包很重,他内心很纠结,但他想了想,自己应该克服一下困难,去帮助别人,这是道德意志。最后小明站起来给老人让座,这就是道德行为。

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

(1)要注意全面性(统一性)

(2)要注意多端性(判断、单选)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但是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9小时前

1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