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桔灯故事梗概

口黑口黑 4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笨女孒 4星

共回答了403个问题采纳率:90.7% 评论

《小桔灯》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曾获得全国第二届儿童文学创作奖。是冰心根据其40年代在重庆郊区与一位穷苦人家的小姑娘偶然相识的真实经历写成的。作品采用了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实际出场的只有“我”的朋友、小姑娘和“我”三人,其余均通过言语带及。整篇文章以小姑娘在这种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乐观、镇定为主要表现内容。

11小时前

11

七世夫妻 2星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评论

《小桔灯》讲述了作者几十年前,去重庆郊外看望朋友。朋友不在,作者在等候朋友时遇见了一位小姑娘,小姑娘的母亲生病了,作者替她打电话请大夫。

随后作者去探望小姑娘家里,买了几个红桔子,小姑娘的妈妈已经入睡,小姑娘懂事的说大夫答复明天还会来,红薯稀饭就是他们的年夜饭。

家里只有小姑娘和她妈妈两个人,作者要离开了,小姑娘做了一盏"小桔灯"送给作者,并鼓励她以后都会好的! 反映了1945年抗战期间革命者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反动派统治下,艰难的处境和对光明的渴望,赞扬了他们坚强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9小时前

34

不识曾经 2星

共回答了279个问题 评论

《小桔灯》这篇故事讲的是作者去朋友家拜访,可朋友没在家,于是便在朋友家等待。在等的过程中,她帮了一个小姑娘,之后,她等到快天黑时,朋友还没有回来,于是她便想出去转转。走时,她想起了那位小姑娘,于是便买了桔子去看望她。到她家后,作者与她说了一会话,把桔子给她。她在作者走时,做了一个小桔灯给作者,并说“不久后大家会好的。”,作者回去时遇到了朋友,并了解她家的情况之后,再也没有见过小姑娘。《小桔灯》的内容简介。写回答

3116《小桔灯》这篇故事讲的是作者去朋友家拜访,可朋友没在家,于是便在朋友家等待。在等的过程中,她帮了一个小姑娘,之后,她等到快天黑时,朋友还没有回来,于是她便想出去转转。走时,她想起了那位小姑娘,于是便买了桔子去看望她。到她家后,作者与她说了一会话,把桔子给她。她在作者走时,做了一个小桔灯给作者,并说“不久后大家会好的。”,作者回去时遇到了朋友,并了解她家的情况之后,再也没有见过小姑娘。

《小桔灯》创作背景:《小橘灯》是冰心在1957年1月19日为《中国少年报》写的一篇短文。那时正是春节将届,所以冰心在这篇短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春节,也讲到春节期间常见到的“灯”。故事用了重庆郊外的歌乐山作为背景。抗战期间,冰心在那里住过四年多。歌乐山下,有一所医学院,冰心认识这学院里的几位老师和学生。上山不远有一块平地,叫做莲花池,池旁有一个乡公所,楼上有公用电话,门外援有一些卖水果、花生、杂糖的摊子,来往的大小车子,也常停在那里。冰心就决定以这个地方为背景,展开她要写的故事

6小时前

5

那爱伤人 1星

共回答了1个问题 评论

1、主要内容

《小橘灯》写了小姑娘一家在国统区严酷政治形势下的悲惨遭遇:父亲王春林因参与反蒋政治活动被抓走;母亲病危;家被抄洗一空,就剩下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这似乎是统治阶级、反动阶级降临在劳动人民与革命阶级头上的阶级苦难。但对于这种苦难,文章交待不多,从正面着墨,花大力气渲染的,是小姑娘对妈妈至深至厚的感情,对家庭破镜重圆的坚定信念。人与政治的关系淡化了,政治只不过作为黄桷树下那间小屋的社会布景而存在;全文围绕极为普通的家庭关系展开情节。凡与情节相关的一些主要人物:"我",小姑娘,小姑娘的爸爸和妈妈,都以一根"爱"的红线贯穿。因此我认为,《小桔灯》叙述了一个家庭在遭受毁灭性打击的情况下,借助爱的神奇力量得以复苏的故事,反映了冰心泛爱主义的哲学思想。

2、赏析

写于解放后(1957年)的《小橘灯》一文,既承继了早期作品的特点,又表现了冰心对旧中国的控诉,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这使她的作品注入了新的、充满活力的精神力量。

3、创作背景

1957年1月19日,春节将至,老作家冰心应《中国少年报》之约,写了一篇题为《小橘灯》的散文。散文于1957年1月31日在《中国少年报》发表。

2小时前

2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