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心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特征

久久逗留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蔡娘子 2星

共回答了92个问题采纳率:94.7% 评论

具体运算阶段来自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一般为7-12岁。该阶段的特征主要有两点:

1.守恒性,儿童能够从各种具体变化中抓住本质,用纸将它面前的积木遮挡住,他仍然知道积木就在面前;

2.去中心化,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3.可逆性,孩子能够明白3朵花加2朵花等于5朵花,也能够知道从5朵花中拿走3朵花,还剩2朵花。

6小时前

4

折月煮酒 1星

共回答了146个问题 评论

一、顺序性

顺序性就是指个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即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强调的是发展的过程,并且方向是不可逆的,比如拔苗助长。

二、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也有一定的阶段性,它反映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它表现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即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身心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特征不同,所以我们要分阶段教学,不搞一刀切。就比如小学生学习加减乘除,大学生学习微积分一样,这是由学生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思维发展特点决定的。

以上两个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三、稳定性和可变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就比如在班级里,大部分人不论学习成绩还是身高体重都是处于中间部分。

然而,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中,同一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就比如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青少年他们的平均身高体重都低于现在的青少年儿童,或者在城市与乡村做个对比,差异可能也比较显著。这说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身心发展具有可变性。我们也可以说是具有可塑性,青少年的发展还有无限的可能。

四、不均衡性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主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在同一方面的不同时期发展不均衡,在不同方面同一时期也不均衡。比如个体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发展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的第一年,第二阶段在青春发育期,这两个高峰期,个体的身高体重的发展较之其他年龄阶段更迅速。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师要把握其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教育措施,使其获得最佳发展。或者说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采用鼓励教育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期是由奥地利人劳伦兹提出,我国《学记》中也有相关记载,“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都是在强调我们要抓住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狼孩儿、猪孩儿等,在被解救后仍然不能融入人类社会,成为一名社会人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错过了学习的关键期。

五、个别差异性

个体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有个体差异,而且在相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有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个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水平,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们人之所以为独

4小时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