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濒危动物

阿尔萨嘶 1个月前 已收到5个回答 举报

我叫馬雯琪 4星

共回答了442个问题采纳率:91.7% 评论

黑足鼬。

产于北美洲的小型哺乳动物。

黑足鼬虽然与人类冲突较少并没有被大量捕杀,但是外来疾病、栖息地丧失、土拨鼠数量减少,对这个较为脆弱的物种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它们的数量一直比较少,在1851年才被认为是独立的一种。当时黑足雪貂的数量非常少,几乎接近灭绝。黑足雪貂也一度成为北美洲最稀有的濒危哺乳动物。

2小时前

38

减速的风 3星

共回答了382个问题 评论

地球上10大最濒危的动物:

1、双峰骆驼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国及中亚细亚温带荒漠地区的骆驼均为双峰驼。中国的双峰驼集中分布于内蒙古西部、宁夏、新疆、甘肃的温带荒漠和荒漠草原区,占全国总驼数的95%。且中国尚有数量比大熊猫还少的世界珍稀濒危动物—野生双峰驼存在。中国最有名双峰驼品种是阿拉善骆驼和苏尼特骆驼。

2、黑足鼬

产于北美洲的小型哺乳动物

黑足鼬虽然与人类冲突较少并没有被大量捕杀,但是外来疾病、栖息地丧失、土拨鼠数量减少,对这个较为脆弱的物种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它们的数量一直比较少,在1851年才被认为是独立的一种。当时黑足雪貂的数量非常少,几乎接近灭绝。黑足雪貂也一度成为北美洲最稀有的濒危哺乳动物。

3、山地大猩猩

非常温和的草食性动物

山地大猩猩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目前全球仅有880只。分布于非洲维龙加山脉。那里为这种“温和的巨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使这种在别处已不多见的动物能在这里繁衍生息。山地大猩猩由于它粗鲁的面孔和巨大的身材看起来十分怕人。但实际上,它们是非常平和的草食性动物。山地大猩猩大部分时间都在非洲森林里闲逛、嚼枝叶或睡觉。

4、苏门答腊虎

现存所有老虎亚种中最小的亚种

苏门答腊虎 是现存体型最小的虎亚种。苏门答腊虎拥有所有老虎中最暗的毛皮,它的黑色条纹显著,条纹之间的间隔很小,而且条纹常是一对对排列,前腿也有条纹。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栖息的环境从平原森林到高山。仅存野生的苏门答腊虎大约有400-500只,主要是在印度尼西亚岛的五个国立公园。

5、犁头龟

马达加斯加国内本地特有物种

安哥洛卡象龟属陆龟科动物,是完全的草食性。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北部。背甲呈显著的圆顶状,黄褐色椎盾,肋盾为深绿色。每一缘盾前缘均有暗褐色三角形斑纹,有1枚喉盾特别突出。 习惯栖息于干燥的热带草原或海岸附近草原的矮林环境。目前的野生数量不超过400只,只有在马达加斯加岛的一小块地区才能找到它们,正接受严格的保育。在人工饲养下有产下3-6颗球形卵的记录。

6、加州秃鹰

北美最大的鸟

国加州秃鹰是北美鸟类中体型最为庞大的一种,它的翅膀张开时宽达9至10英尺,一只成年秃鹰体重可达22磅,这种来自座山雕家族的秃鹰靠食用动物的尸体及腐肉生存,被称为自然界的清道夫,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物种。

7、红狼

一种生存在北美洲的犬科动物

红狼分布于美国东南部,其祖先是灰狼和郊狼的杂交种。由于数目稀少,红狼常找不到同类繁殖,而与北美大草原的灰狼交配,令纯种红狼的数量下降。1980年在野外灭绝,1989年《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局》将驯养的狼引入北卡罗来纳州野外放养,至2002年已繁衍到超过50只。此外,还有170多头红狼在美国被圈养。

8、双角犀

亚洲唯一一种双角犀牛

苏门答腊犀牛,双角犀属的唯一物种,是现存最小的犀牛。苏门犀是独居动物,仅在发情与扶养幼仔时相聚。它们是犀牛中最吵的。现仅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与婆罗洲有零星分布,生活在雨林,沼泽和云林中。由于人类过度捕杀和栖息地受到破坏,该物种已成为极度濒危动物,全球数量仅存200余头。

9、白犀牛

全球仅存一只

白犀牛可分为北部白犀和南部白犀两个亚种,南部白犀主要分布于南非、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国,尚存在两万头左右。曾经分布于肯尼亚等东、中非地区的北部白犀数量已仅存五头,世界上最后一只幸存的雄性北部白犀“苏丹”已经被切除犀角24小时守护起来,守护它的是4名全副武装的武装警察,这一做法是为了挽救这一亚种。

10、白头叶猴

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

白头叶猴,因以树叶为食而得名。群体活动,成员通常为5-9只,由成年雄性作为首领。昼行性动物,清晨开始觅食,主要食物是树叶,新鲜的嫩芽、花朵、树皮和一些水果。白头叶猴平均寿命25岁。分布狭窄,数量稀少,现仅存数百只,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

1小时前

15

心中有繁梦 3星

共回答了380个问题 评论

答:世界十大濒危动物:北部白犀牛、华南虎、黑冠长臂猿、红狼、白叶头猴、北方毛鼻袋熊、佛罗里达美洲狮、犁头龟、山地大猩猩、白鳍豚。

22小时前

47

漠然不语 2星

共回答了260个问题 评论


  一、白犀牛

  曾经分布于肯尼亚等东、中非地区的北部白犀数量已仅存五头,世界上最后一只幸存的雄性北部白犀“苏丹”已经被切除犀角24小时守护起来,守护濒临灭绝的动物的是4名全副武装的武装警察,这一做法是为了挽救这一亚种。

  犀牛在野外几乎没有天敌,除了人类。现在濒临灭绝的动物仅存5头北部白犀牛,其中仅仅一只为雄性。仍然生活在肯尼亚的3只白犀牛处境更加危险。人们曾经将所有的希望都在这只雄性犀牛能和雌性犀牛繁育后代,在未来10年时间让种群数量达到30只。但是这一尝试也失败了,因为这只犀牛已经老了。

  二、马来熊

  马来熊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熊,长到成年最大也只有150厘米,民间传说中的水鬼照片也只是脱了毛的马来熊。马来熊也是熊类中唯一一个不需要冬眠的熊,它们食物比较广泛,从腐肉到白蚁都是它们的盘中餐,但是因为人类的捕杀,目前已经被列为濒临灭绝的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威胁马来熊生存的主要还是人类活动,包括森林砍伐造成的栖息地的退化或丧失,马来熊在西藏的分布面积已经不到10,000平方公里。另外就是人类的采捕和干扰,濒临灭绝的动物马来熊容易被当作小黑熊误捕而意外致死,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三、长耳跳鼠

  长耳跳鼠因为那一对长长的大耳朵而出名,因此还有着沙漠米老鼠之称。长耳跳鼠的长相也是非常的可爱,不过可惜的是,目前长耳跳鼠的状况堪忧。因为在野外的长耳跳鼠生存不易,现在已经被列为的最濒危的物种之一。

  这种长耳跳鼠是非常的稀有,甚至具有数百万年的进化历史,它看上去非常像一只小老鼠,但它却与鼠类截然不同,目前自然界仅有这一种类型啮齿类动物,所以说长耳跳鼠是非常的珍贵的...

  四、苏门答腊犀牛

  苏门答腊犀牛双角犀属的唯一物种,是现存最小的犀牛。体长240-315厘米,体重550-1100千克,平均体重仅700千克,最大个体1100千克。身披厚厚的红棕色的长毛。苏门犀在东南亚的数量曾经很多,现在野外仅存200多头。

  现仅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与婆罗洲有零星分布,生活在雨林,沼泽和云林中。由于人类过度捕杀和栖息地受到破坏,该物种已成为极度濒危动物,全球数量仅存200余头。虽然综合数量比爪哇犀要多,但苏门犀灭绝的威胁更大因为当地较严重的捕猎与栖息地的丧失,而且它们的种群相隔比较远。

  五、扬子鳄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

  野生扬子鳄原生存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由于人口稠密且近百年来发展较快,其栖息地不断被开发为耕地鱼塘等农业用地。扬子鳄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野生扬子鳄数量以锐减至不到三百条,生存环境也被压迫至苏皖浙交界的狭小地带。

  六、达尔文狐

  达尔文狐是一种体形非常小的狐,截止到2012年底,总数量现存大约320只, 在奇洛埃岛上有250只,在南美洲大陆上有70只。当它们在冬季离开公园去非保护的私人区域寻觅较温和的气候时,它们面对人类的威胁。人们认为这些狐狸侵犯他们的家禽的生命而要把它们药死,或用陷阱捕捉并杀死。

  达尔文狐仅生活在南美洲的智利,岛上山林的破坏也是关系到达尔文狐自然保留地的一个主要问题。野犬对狐狸的生存是最大的威胁,家犬也是一样。总数量现存大约250只,其中成年狐数量相对较少。

  七、地中海僧海豹

  地中海僧海豹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海豹。为现存三种海豹体型最大的一种。最大体长2.78m,体重400kg,一般重250~300kg。头部很圆,且密被短毛,看起来宛如和尚头而得名。在突尼斯和摩洛哥,由于蛙人式潜泳猎杀僧海豹为乐,僧海豹所剩已寥寥无几。

  美国联邦机构证实,只在加勒比海地区出没的加勒比僧海豹已灭绝,成为第一种因人类活动而灭绝的海豹。夏威夷僧海豹和地中海僧海豹的数量目前分别为1200只和500只,生物学家警告,夏威夷僧海豹和地中海僧海豹也可能面临相似的命运。

  八、麋鹿

  麋鹿又名“四不象”,是世界珍稀动物,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

  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截至2011年8月,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1789头。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达1016头。

  九、太平洋鼠海豚

  太平洋鼠海豚体长1.85米,体重一般在50至60千克之间,是一种较小的齿鲸。以鱼为食。主要海岸附近、约20米中等深度并且比较平静的海域。由于人类捕杀和环境污染,太平洋鼠海豚濒临灭绝。

  可怕的水面进入21世纪以来对鼠海豚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海洋的环境污染,焦油和油层会导致皮肤坏死,与其它毒质一起它们进一步削弱鼠海豚,其结果是生病和严重受寄生虫侵袭的动物数量增加。

  十、银长臂猿

  银长臂猿栖息在热带及亚热带的雨林和密林,树栖性、日行性。生活在高大的树林中,采用“臂行法”行动,像荡秋千一样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一次可跨越3米左右,加上树枝的反弹力可以达8-9米,且速度惊人。但是它们在地面上却显得十分笨拙。

18小时前

2

晚晚都要 4星

共回答了421个问题 评论

濒危动物分别有:熊猫、华南虎、扬子鳄、勺嘴鹬、海南黑冠长臂猿、高鼻羚羊、白头叶猴、白鳍豚、朱鹮、褐马鸡、黑颈鹤、眼镜猴、㺢㹢狓、灵猫、丹顶鹤、大鲵、藏羚羊、非洲象、猎豹、雪豹、玳瑁海龟、金丝猴等。

濒危动物是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

从广义上讲,濒危动物泛指珍贵、濒危或稀有的野生动物。

13小时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