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和朱允炆谁是嫡孙

某某某任性 2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越反越爱 4星

共回答了409个问题采纳率:91.7% 评论

朱允熥和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孙,他们两人都是明朝初年的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熥和朱允炆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由于朱允熥的母亲常氏早亡,导致朱允熥没有了实力去竞争太孙的地位最终在太子朱标死后,朱允熥的弟弟朱允炆成为了皇太孙,在爷爷朱元璋驾崩后,继承了皇位,视为明惠宗建文皇帝。

8小时前

34

尛姑娘 3星

共回答了307个问题 评论

朱允熥。

朱允炆是朱标太子的次子,他的生母吕氏乃是朱标太子的妾室,所以摊牌了,朱允炆是庶子身份,他是朱标的庶长子。

按照嫡长制度来看,朱标的第三子朱允熥是名符其实的嫡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嫡孙。如果朱元璋真的铁了心要传位给孙子,应该选择朱允熥才合理。

退一步说,即便朱元璋将朱允炆视作嫡孙来看待,但元嫡大于继嫡,也就是说朱允熥比朱允炆更嫡,理应选择朱允熥而不是朱允炆。

6小时前

4

要珴怎麽忘 1星

共回答了120个问题 评论

朱允熥和朱允炆两人都是嫡孙,因为他两都是朱标的儿子,只不过朱允炆是朱标的第二子由于朱标长子朱英雄早逝,所以朱允炆是实际意义上的嫡长孙。

朱允熥则是朱标的第三子,他母亲是太子妃常氏,他还是常遇春的外孙,出身是很高贵,按出身来说朱允熥应该是嫡子,但是朱元璋更喜欢他的皇长孙朱允炆。

3小时前

17

灭世天魔 4星

共回答了460个问题 评论

这个问题该怎么说呢?如果搁在商周时期,建文帝朱允炆显然不能算作是懿文太子朱标的嫡子!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出生时其生母吕氏还没有被扶正为皇太子继妃,彼时懿文太子朱标的原配、皇太子正妃常氏还活着。常氏是在生吴庶人朱允熥时产后大出血去世的,而史籍也明确记载了,朱允熥比朱允炆小一岁。换句话说,至少在朱允炆出生一年多之后,其生母吕氏才被扶正为了皇太子继妃。

而商周时期,对于嫡庶的概念是,正室所生子女为嫡。侧室扶正者,在扶正前所生子女依然被视为庶出。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商纣王帝辛的两位胞兄——微子启和微仲衍。因为其母生微子启和微仲衍兄弟时尚未扶正,而生帝辛时已经被扶正成为了商王帝乙王后。故微子启、微仲衍虽是帝辛的胞兄,却只能算庶出;帝辛虽为幼子,却被视为嫡出!结果就是,继承父亲帝乙商王之位的是一母同胞的三兄弟中年纪最小的帝辛,而不是最年长的微子启。

但我们必须要搞清楚,这仅仅是在商周时期,而且是在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之前!到秦汉时期,对嫡庶的界定已经不再那么严苛。只要是正室所生的儿子,即便是侧室扶正,只要成为了正室,儿子就算嫡子!不论这个儿子是生在扶正之前、还是扶正之后。比如西汉时期的汉武帝刘彻、戾太子刘据父子,出生时都是庶出,但在生母被扶正成为皇后之后,他们依旧是被视为嫡子并被册立为皇太子的!秦汉尚且如此,更何况明清?所以,建文帝朱允炆的嫡子身份是没有什么疑问的。既然他的生母吕氏在嫡母常氏去世后被扶正为了皇太子继妃,那他就是嫡子,即便出生时是庶出也没有关系。

可即便如此,嫡子与嫡子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在中国古代,原配所生嫡子叫做元嫡、继室所生嫡子叫做继嫡,元嫡的用法地位是要排在继嫡之上的,即便元嫡比继嫡的年纪小亦是如此。所以,朱允炆和朱允熥都可以被算作懿文太子朱标的嫡子,但朱允熥是元嫡、朱允炆是继嫡。如果完全依照宗法地位来排,朱允熥虽然比朱允炆小一岁,但其宗法地位是要排在朱允炆之前的!换言之,如果明太祖朱元璋严格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来选择接班人,那理应是朱标彼时仅存的元嫡朱允熥,而非继嫡朱允炆。

可问题又来了,朱允熥是开平忠武王、鄂国公常遇春的亲外孙,其背后不仅有常遇春的儿子开国公常升,而且还有常遇春的小舅子凉国公蓝玉!洪武二十五年,懿文太子朱标去世之后,面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君弱臣强”的局面,明太祖朱元璋不得不开启了“提前除害”的进程,开始大肆屠戮淮西勋贵,为孙子顺利接管大明王朝铺路。在这样的大格局下,莫说是常、蓝两个顶级淮西勋贵世家,即便是其中一家,也是朱元璋无法容忍的!可如果立朱允熥为皇太孙,朱元璋就不得不投鼠忌器,至少不可能像后来那样,将整个常、蓝家族“连锅端”。可如果留下了常、蓝两大家族,哪怕只留下其中一家,那些与常、蓝两家关系盘根错节的淮西勋贵们又该如何处置?留下谁?灭掉谁?

与其如此,倒不如选择背景简单的朱允炆。朱允炆的外祖父吕本是一介文臣,而且是故元降臣出身,与淮西勋贵集团根本不是一路人。相对而言,朱允炆背后的外戚势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只要搞掉了淮西勋贵集团,朱允炆顺利接管大明王朝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当然,朱元璋也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那些对皇位虎视眈眈的儿子们!结果众所周知,朱元璋虽然搞掉了淮西勋贵集团,却依然没能保住孙子朱允炆的江山。但最起码他保住了老朱家的江山,不是吗?朱允炆即位,江山最终落入了儿子朱棣之手;可如果是朱允熥即位呢?常、蓝两家会不会有恃无恐、会不会生出莽、操之心?不得而知……在面对未知领域时,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正常逻辑。

在权衡利弊之后,朱元璋最终还是选择了“简单粗暴”——“管你们是元嫡、还是继嫡,我老朱只认你们是我的嫡孙,按照齿序来!”于是,年长的继嫡朱允炆反倒是居于元嫡朱允熥之上,被册立为了皇太孙。而这背后,其实更多的还是权力的较量。朱元璋难道真的一点儿也看不到儿子们对孙子的威胁吗?恐怕未必吧?但他彼时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总不能为了让亲孙子顺利接班就宰了亲儿子吧?恐怕没有多少老子能做得出这样的事情,朱元璋也不例外。将来孙子跟儿子之间谁能笑到最后,看他们的造化了,至少先保证江山姓朱再说……

事实证明,明太祖朱元璋这步棋还是走对了。在清洗完淮西勋贵集团之后,“靖难之役”期间明成祖朱棣、建文帝朱允炆叔侄虽然打得不可开交,但始终也没有出现地方势力趁乱割据的局面,江山终究还是在孙子和儿子之间传递着。可要是选择了朱允熥,留下了常、蓝两家和其他一些淮西勋贵世家,将来的局面恐怕就不是孝陵地宫中的朱元璋能够控制的了!

21小时前

2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