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贝子庙的真实故事

爱了悔了 2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女人你真美 1星

共回答了196个问题采纳率:95.7% 评论

275年前(公元1743年,乾隆八年)在建造时,此处除了敖包山和锡林河,只有与蓝天一样辽阔的草原。在有这座城市之前,这山与这庙,在数千喇嘛昼夜不停的诵经声中,努力向彼此内里生长,直至最终融合在一起,形成钟灵毓秀的锡林浩特,它故事从此开始,一路向南奔去,两翼直指东西,屡经风霜雨雪,终成草原明珠。

蓝天白云之下的古老庙宇

贝子庙庄严而神圣的大门

其他地区的庙宇偏爱远离闹市的山林,贝子庙则“结庐在人境”。贝子庙周边水草肥美,风光秀丽。圣洁的锡林河水在贝子庙西边,由南向北缓缓流去,如今它的两侧是繁华市区。贝子庙,是这座城的名片,是这座城的路标,指引着一个又一个旅人走向它的经堂,去聆听朝克沁殿的法号庄严,去聆听钟鼓楼上清脆的风铃声。

每一次在山下的石阶上迈步走向山顶,两边长长的红色高墙似要讲一个古老的故事给你听,自觉地放慢步伐,一步一个台阶,踩着光阴的肩缓缓上升。这是内心最宁静的时刻,而不远的山顶,是沐浴了数次仍想再次沐浴的圣洁!

长长的红色高墙和坚固的石阶

夜晚灯光照耀着石阶直通山顶

山顶之处就是十三敖包山,是这座城里唯一的天然高地,也是藏传佛教或蒙古族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敖包。十三敖包的十三,被认定为敖包神,是神灵所局和享祭之地。其中,一是指它的四面、四方,即四面八方;二是指天与地;三是指三时,即过去、现在、将来。贝子庙的选址采用了典型的蒙古式的选址方式,同时也在庙结内加入了蒙古的祭祀载体——敖包。

十三敖包肃然而立

黄昏日落之下的敖包

这里以前叫额尔敦敖包,已有三百多年的祭祀历史,而山下就是额尔墩路。在1753年贝子庙建庙十年之际将额尔敦敖包扩建成十三敖包,成为敖包中最大型的一种,十三个敖包中的每个敖包均有自己的象征寓意,中间最大的敖包为浩日穆斯特腾格尔,是长生天的意思,周围的十二个是它的护卒。十三敖包肃然而立,经幡五颜六色地挂在敖包的四周,像是虔诚的路标,又像是引领尘世归途的旗帜。在敖包上还竖立着苏力德,它直指苍穹,令人心生敬畏。

象征长生天的大敖包

中间大敖包后还有一个水祭坛,祭坛中的黑白日月图属于日月同辉贝子庙是锡林浩特市一处唯一的名胜古迹。它建于清朝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它是人们登顶后最虔诚的朝圣,平日总有人来此烧香敬献哈达。每年的4月15日人们都来到这里祭敖包,希望上天给草原带来风调雨顺,牛羊兴旺。

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水祭坛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蒙古族牧民他们怀着无限的虔诚从草原深处赶来,身着民族服饰,由诵经的喇嘛带领,向腾格里默默祷告。更多慕名而来者跟随人群拾级而上,一睹蒙古族习俗的精髓,在庄严的仪式面前,山顶呼啸而过的风声似乎都是神意味深长的谕示,欣喜与激动的瀑布狂泻于每个人的心间。

牧民在此祭敖包

一城灯火——贝子庙

夜晚,静默古朴的敖包山、庄严神秘的贝子庙,深情凝望着近在咫尺的一城灯火。暗黄色的霓虹灯在很遥远的地方,就已经将整个广场、殿堂、和庙宇,以及通往山顶的石阶勾勒出来。肃静的夜让古老的庙宇有了几许沧桑,几许神秘。草原的风吹动着蒙古包前旗杆上的经幡,和殿堂檐角的铜铃,让心在宁静的同时又有了些许的彷徨。朋友们,你们是否也想来贝子庙,敖包山,在一个宁静的夜里接受禅意的洗涤呢!

1小时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