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动物为何能在黑暗中看到东西

咱的小伟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婹粄哋 2星

共回答了82个问题采纳率:91.7% 评论

1.它与眼睛的结构有关,主要与眼睛中感光细胞的类型有关。人,包括一些动物,适应了白天眼睛、感光细胞的活动锥细胞很多,在弱光下很难有效工作。然而,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和猫、狮、虎等动物体内有许多杆状细胞,杆状细胞能感受到极微弱的光。此外,夜行动物的眼球具有反射入射光的结构,使在黑暗中入射到眼睛上的光增强。

2.但有些动物的瞳孔可以扩大。例如,狗比其他动物好。狗在光明和黑暗中都能保持良好的视力,在微弱的光线下也能看到东西。原因是瞳孔较大,视网膜中央有较多的感光细胞,可以收集大量的弱光。也就是说,只要眼睛里有微弱的光,他们就能看到。如果眼睛里没有光,他们就看不见。

1小时前

8

只是这样 3星

共回答了304个问题 评论

首先说一下导致夜行性的原因就是:天敌在白天活动,或者食物在夜间出现,所以不得不选择夜行。 1 眼睛的结构决定的,比如猫或者猫头鹰的瞳孔就可以随光线变化而变化,而人类的瞳孔变化不是很敏捷,光线变化强烈时候瞳孔变化慢会导致眼睛被强光伤害。 2 对微弱光线的感觉能力,依靠一中叫牛磺酸的物质,而鼠类和鱼类中这种物质比较多,所以猫和夜行性猛禽捕捉鼠类一个是自身的选择(需要牛磺酸来保持视力),另一个也是因为鼠类夜间活动,一句话自然选择的结果。 这么来说,因为食物决定了夜行性动物必须要在夜间出来,而选择的最终结果就是夜行性动物依靠食物和自身的进化,得到了夜间的视觉能力,大自然的进化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动物身上的任何器官和习性都有其自身的道理。

21小时前

4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