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做了哪些贡献

眼冒红心 1个月前 已收到6个回答 举报

旧伤新痛 4星

共回答了463个问题采纳率:91.7% 评论

曹操的贡献:

1.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

2.曹操是魏国的奠基人,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

3.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4.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建安风骨”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后世学者认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并没有完全全面的评价曹操,较过度的突出了他的多疑和独断专行的一面。

晋朝陈寿的《三国志》里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唐太宗也曾写有祭文祭奠他的英灵 曰:“昔汉室三分,群雄并立。夫民离政乱,安之者哲人;德丧时危,定之者贤辅。伊尹之匡殷室,王道昏而复明;霍光之佐汉朝,皇纲否而还泰。立忠履节,爰在于斯。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曹操所做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

大概在南北朝前对他大多数是一片赞美之声,只有很少的否定辱骂之词(如曹瞒传)。后来鲜卑人的北魏特别敬重他,使深受五胡之害的汉人中,有一小部分开始将怒气转移到他头上。南北朝后到五代前,南方开始有反曹之文与诗作,多是说他残杀人才,滥杀百姓之词。但中国对他的主流的评价仍是功大于过,即是唐太宗祭文里的观点。晚唐时有一诗《邺中歌》评曹操,曰:“功首罪魁非两人,流芳遗臭本一身。......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为王!书生请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给他来了个功过各五五分的评价。此诗被选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去世一回。

五代之后,以南唐、南宋为代表的南方偏安政权,自比三国时的孙吴和蜀汉,创造出了所谓的“南朝正统论”,即从三国时开始,做为中国正统的王朝分别是蜀汉、东晋、宋、齐、梁、陈,隋唐之后是吴越、南唐,最后是偏安江南的南宋为正统。而北方的诸政权,无论是游牧民族奴役汉人的胡朝,还是汉人自己建立的政权,都是伪朝敌寇。再加上宋朝时程朱理学兴起,特别讲究君臣之道与礼仪。因此,曹操对汉献帝的不敬更被无数的当时的人痛骂。他的形像迅速走向反面和被批判。

苏轼说北宋百姓听人说书讲史说到了曹操兵败,便会大笑;说到刘备兵败,就会大哭。可见当时首先开始普遍反曹的是百姓而非上层贵族,但是信奉程朱理学的知识分子的大量文章无疑把这趋势大大扩大化了。蒙古人的元朝在许衡对程朱理学里的民族思想(华夷之辨)进行了大改造之后,更加重视理学。曹操形像在民间遂一落千丈。

明朝初年罗贯中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因为作者本身深受理学的影响,又在创作时为了文学效果并未太讲究历史的真实性,因而在写曹操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一生时,在对奸雄的表现上,过度重视写奸,写雄则很不够!但还是有少数对他的正面描写(刺杀董卓、善待关羽、与郭嘉的情义)。但此书出后,还有赞美曹操者,如明末大学者冯梦龙便在书中仍尊称他为曹公。至满人的清代时,乾隆称曹操为“篡逆反贼”,从此对曹操的评价定了案,也使三国演义里少数对他的正面描写在京剧里也彻底失踪,曹操的形像彻底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奸贼。

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北宋苏轼评价曹操“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5小时前

5

如果还愛 4星

共回答了402个问题 评论

曹操是强人政治的开启者,军事上曹操能够灵活用人,并著有自己的军事著作《孙子略解》,和《兵书接要》等。对东汉未年中国北方的统一作出了贡献。他还实行屯田制,抽出部份士兵种田。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另外曹操的诗作具有剑新精神。并给后人留下了,(建安风骨,)这宝贵的精神财富。

3小时前

50

半傻半疯 3星

共回答了394个问题 评论

魏武帝曹操作为三国时期最雄才大略之人,他的一生可谓十分精彩,留下了很多事迹,传说至今,这其中,曹操对于国家、民族的贡献也十分多,他的头衔共计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以下根据他头衔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叙述。

政治

曹操一生信奉法家,刚出仕任洛阳北部尉的时候,就敢杖杀汉灵帝宠信的宦官蹇硕的叔叔,对于豪强大族,曹操始终持打压抑制的态度,起兵初期刚刚占据兖州,就敢于拿名士边让开刀,震慑地方豪强,虽然此举导致了兖州叛乱,但曹操依法治国,压制豪族世家的想法从没有改变。后面夺取了袁绍的冀州,曹操也一改袁绍纵容重用地方豪强大族的旧习,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打击了土地兼并等不法事情,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司马光说曹“化乱为治”,并非无据。

曹操曾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我们知道,汉朝的人才选拔往往需要一些有名望的人,对于人才进行品评推荐,汉末比较有名的如许劭,许婧两兄弟等,其中曹操也是因为得到了许劭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继而闻名于世走入仕途的。

但这种人才选拔,很容易流于形式,甚至被世家大族操控,因为你能够品评人物的,往往都是世家大族,而他们之间互相联络,互相吹捧,以达到控制人才选拔的渠道。因此曹操的求贤令其实还是为了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招揽庶族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与他抑制豪强的思想一脉相承,互为表里,从而达到加强集权的目的。

军事

曹操作为著名的军事家,在多年的征战生涯中少有败绩。东汉末年,各地军阀混战,曹操一生平定了吕布、袁绍、袁术、张绣、刘表、马超、张鲁等多个军阀,对于北方的少数民族,也给予痛击,为北中国的和平稳定奠定了基础。其中尤其以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战胜袁绍最为著名,而这一战也是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一战。

此外,曹操不仅军事实践出色,在军事理论方面,也有所建树。他本人熟读各类兵书,尤其对于孙子兵法更是有独到的见解,曹操将孙子的军事理论与自身军事实践相结合,注释完成了《孙子》十三篇。后世很多名将都对曹操推崇有加。

经济

曹操在经济上也有过很重要的贡献,即兴置屯田。所谓屯田,就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类似于后世的生产建设兵团。虽然屯田制并非曹操的创举,但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下,曹操运用前人智慧,采纳纳枣祇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食问题,对于东汉末年的经济起到了很大的恢复与促进作用。

文化

曹操本人就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此外,他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统一北方的混战中,就注意对图书的保护和收求。建安五年击败袁绍后,下令“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曹操还将蔡邕的女儿蔡琰从匈奴迎回,命其整理蔡邕的文稿,同时讲其藏书之事,蔡文姬“缮书送之,文无遗误”。

正是在曹魏这种重视文化的氛围下,才出现了闻名后世的“建安文学”以及“建安风骨”,使得汉末衰微的文学有了新的生机。

以上就是曹操的主要功绩与贡献

1小时前

41

冬天去了 4星

共回答了442个问题 评论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除了以上头衔外,曹操还是当时的文学家、书法家。

曹操剧照

曹操在文学上有哪些成就?

《魏书》:“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曹操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在诗歌上,一些朗朗上口的诗词,例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些夸口人谈的诗词,你会想到是出自曹操之手吗?

曹操剧照

现存曹操的诗歌有20多篇,例如《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诗歌。除了在诗歌上有所成就之外,曹操还在书法领域有一定造诣,他的书法作品被唐代书法家兼评论家张怀瓘评为秒品。

曹操对文化做了什么贡献?

曹操在战乱的年代注重保护藏书,对图书和典籍想法设法加以保护,并在他的重视之下,建立了魏国的国家藏书馆。

曹操对文化的贡献,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所起到的建设性作用上。在当时长期战乱、动荡的背景下,建安文学能够得以兴起,这是与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

曹操剧照

曹操对文学的贡献还体现在对儿子的培养中。曹氏三父子中,曹丕的文学成就是最低的,但他取得了皇位,在历代帝王中他的文学成就排名第二,仅次于南唐后主李煜。

因此一代枭雄曹操不但在政治上取得了非凡的成果,就是在文坛上也有一定的声誉。

23小时前

16

期爾然 4星

共回答了436个问题 评论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220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活了65岁,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很多,流传至今的很多成语故事都与曹操有关,比如:割发代首、望梅止渴、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对酒当歌、横槊赋诗、坚壁清野、穷寇勿追、分香卖履等等,反映了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历史上,曹操所做的贡献有许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曹操在统治期间,依靠个人的非凡能力,消灭了中国北方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结束了北方人民从东汉末年开始兵祸连绵、生灵涂炭、颠沛流离、民不聊生的悲惨状况,恢复了生产力,实现了中国北方的统一与稳定。

2、在国家治理方面的贡献。曹操在统治期间,政治上比较开明,他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豪强;实行唯才是举,不论出身,不拘一格的用人政策。在经济上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在军事上的贡献。在军事上,三国时期军事家首推曹操。曹操注重钻研兵法,军事理论著述丰富,他整理注释了《孙子兵法》十三篇,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另外他还著有《兵书接要》(近乎失传)、《孟德新书》(唐代以后失传)等军事著作。中国古代的军事家有很多,但能在行军作战之余,有军事理论著作的军事家却不多,曹操是既有重大军事实践,又有军事理论著作的军事家,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4、对中国文化和典籍保护方面的贡献。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不仅是生民涂炭的一段黑暗岁月,也是中国文化史的一场浩劫,无数文献典籍毁于战火。曹操很懂得文献典籍的重要性,任魏公后,他设置了掌管典籍的官吏,广收在战乱中散佚的东汉官府和民间藏书,又从匈奴迎回蔡琰,由蔡琰默写了大量的古籍,文姬归汉的佳话一直流传至今。他重视国家的文化建设,建立了魏国的国家藏书,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曹操在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很深的造诣,他推动了建安文学的发展和兴盛,对中国后世文学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上,他的诗歌意境开阔、雄健深沉、悲凉慷慨、沉郁大气,流传至今的有20多首,我们所熟知的有《短歌行》、《嵩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等多篇,其中的名句,大家都耳熟能详。曹操对中国文学的另一大贡献就是生出了两个文学家的儿子:曹丕和曹植,限于篇幅关系,这里就不再赘述。

总之,曹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贡献体现在多方面,是中国古代帝王中为数不多的很有作为和成就的一个历史人物,如果不是《三国演艺》这一大众文学作品的刻意矮化,曹操的历史形象还会正面许多。

18小时前

37

沉默打开 2星

共回答了284个问题 评论

统一北方,为再次大一统奠定基础,缩短了战乱时间。

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维护边疆稳定,再次打通丝绸之路和中央对西域的管辖。

12小时前

25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