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锡尔斯玛利亚

只赖着你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猪婆涐爱你 2星

共回答了298个问题采纳率:99.7% 评论

《锡尔斯玛利亚》是美法合拍的剧情电影,由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执导,朱丽叶·比诺什、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科洛·莫瑞兹等主演,该片于2014年8月20日在法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女演员玛丽亚与女助手瓦伦汀和在同部剧中饰演自己成名角色的后辈女星乔安·爱丽丝之间的故事。

  影片以过气女明星为主角,描述了女明星与女助理之间关系,细腻敏感的导演阿萨亚斯用一个非常巧妙的戏剧结构,表现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略带悲剧式的命定循环,在这个不可抗拒的循环里将一个女演员的经历与内心剖现于观众面前。虚虚实实、人戏不分的界点把握恰到好处,情节是清晰的,哪里是两人对戏哪里是真实生活一清二楚,情绪却是模糊的,情绪上的隐秘联系让游走在台词与现实之间的人物达成微妙共振,迷人的空镜头又连接起戏内戏外的隐喻。对过气女明星的演绎,比诺什的固执敏感散发出一种迷离的、“不疯魔不成活”的气息,更令笔者欣赏。除了人格剖析,《锡尔斯玛丽亚》还微讽了演艺界种种陋俗恶习:导演与女演员的潜规则、虚荣的排资论辈、势利的人际关系等。

  作为一个在电影和戏剧艺术氛围内展开的故事,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成功地将情节简单的剧情,用巧妙的剧中剧手法,演绎的细腻而层次丰富。主人公玛利亚在时间流逝下,和过去对峙的同时需要正视当下的自我。在这个演员自我寻找的过程中,阿萨亚斯还生动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演艺圈明星生活世界,以及对明星和社交网络、英特网信息的嘲讽,令原本可能沉重的主题,有趣而令人回味。

  影片采用一种婉转、温柔、清新的方式展现了演艺圈的复杂现象,在片中三个女人上演的一段虚虚实实、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带来了层层递进的戏剧冲突。朱丽叶·比诺什的“戏中戏”相当精彩,成为全片最大的亮点,对角色细致情绪的演出,展现了她扎实的表演功底。硬伤方面,除了斯图尔特的演技在比诺什映衬下显得寒碜之外,该片在故事的编排上也总是透着些牵强,一些转折部分直接采用加黑屏硬转,更实在粗糙不讲究。

《锡尔斯玛利亚的云》,奥利维亚·阿萨亚斯2014年的作品。阿萨亚斯在国内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就是张曼玉的前夫。这是本片的第一个注脚,作者的表达与作者在现实社会中的名人身份之间的关系。

1. 这部电影的结构玩出了花,叙事结构倒是平淡无奇,顺叙方式贯穿这个影片。

2. 从老导演Wilhelm Melchior的去世作为引子,牵引出筹备舞台剧《摩罗亚之蛇》的整个过程,伴随着这个过程,电影玩起了重重影射互文的游戏,伴随这些影射,阿萨亚斯意图思辨的命题和人物的嬗变逐渐明晰。

3. 电影的名字Sils Maria是个地名,坐落于瑞士格劳宾登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锡尔斯玛利亚最负盛名的,是这里与尼采的渊源。1879年之后尼采开始频繁的在瑞士和意大利旅行,最终找到了锡尔斯玛利亚,“安顿于大地最为可爱的一隅”。“我从未拥有过如此的宁静,我的可怜生存的50个条件在这里全部得到了满足。我将这一发现视为一个出乎预料也不应享有的礼物” 尼采如是说。正是在这里,尼采完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大部分篇章。锡尔斯玛利亚已经成为尼采仰慕者的必经之所,想必阿萨亚斯也是仰慕者之一。

4. 这也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片中的国际巨星Maria的《摩罗亚之蛇》是其出道立锥之作,也是与片中的已故导演巨擘Wilhelm Melchior的首次合作。而现实中,扮演Maria的茱丽叶·比诺什的扬名立万之作《情陷夜巴黎》,安德烈·泰希内执导,正是阿萨亚斯执笔编剧。《锡尔斯玛利亚》也正是借现实中的人物关系投射到电影中,完成第一重的影射互文。自《暮光之城》风光无量的克里斯汀·斯图尔特饰演Maria的助理,一个对电影角色有自身解读的文艺女。这几年克里斯汀一头扎入中小成本独立制片中不可自拔,和她在《锡尔斯》中的角色非常符合。当红美少女科洛·莫瑞兹在电影中饰演麻烦不断的青少年偶像Jon-Ann,类似于丁日和麦莉·塞勒斯。演员在真实世界中的形象被投射到电影中各自的角色。摩罗亚之蛇,也正是锡尔斯玛利亚的云,从电影中的电影到电影中的现实,再到真正的现实,这部《锡尔斯》正是在不断的谕指转化中完成自身传达的思辨。

5. 《锡尔斯》采用了形式上的三幕剧结构,每一段落前加上章节标题,这与电影中虚构的戏剧《摩罗亚之蛇》在形式上做进一步呼应。《摩罗亚之蛇》这部戏中戏是全片的核心冲突所在,戏中角色少女Sigrid和成熟女性Helena之间的同性爱相互纠缠、相互侵蚀,这层关系在Maria与Valentine,Maria与Jon-Ann之间都得到了部分影射。Maria以《摩罗亚》中的角色少女Sigrid出道,时过境迁之后,转而饰演同一部剧作中的成熟女性Helena。自身身份的转变投射到了相互对立的两个角色上,也成为了Maria对于自身身份的困惑。

6. 得说说《摩罗亚之蛇》这部虚构的电影,简单来说是一个霸道女总裁爱上无知小少女,最后反被无知小少女操控的虐心悲剧。Maloja是锡尔斯玛利亚附近一处山谷,云起之时,云流如长蛇一般在山谷中蜿蜒涌动。片中播放了一段阿诺德·芬克于1924年拍摄的mountain film《摩罗亚的云现象》。Arnold Fanck最为后世熟知的应该不是他早年以山峦为主题户外极限运动电影,或是从德国离开后再日本和南美拍摄的纪录片,而是从他的电影中走出的莱妮·里芬斯塔尔,电影史上最富有争议的人之一。相比于里芬斯塔尔与纳粹的亲昵态度,芬克与纳粹为伍更多是不得已的时局,起初拒绝加入纳粹党,因为不肯公开署名而得罪了戈培尔,直至1940年迫于压力入党。1945年纳粹覆灭后,芬克在当时拍摄的一系列电影被封禁,更是落得晚景凄凉,成为一名伐木工人,晚年变卖电影版权赖以为生,不禁让人唏嘘。

6. Maria和Valentine串戏演练的过程,也是Maria对自我认知不断变化的过程,戏中戏Sigrid与Helena的关系不断侵蚀实际生活中Maria与Valentine的关系。导演为了让观众能够分清楚是戏中戏的台词排练还是主从二人之间的生活对话,给Valentine设计了一个动作,作为两个情景的开关。Valentine拿起剧本,则进入剧中人物关系,放下剧本,则回到现实。观众通过这个动作,和电影中的人物共同完成心理历程的变化。表象即是实质,作为电影,通过视觉的呈现来谕指人物的关系才算得上巧妙。

7. 人物的造型是人物关系和人物状态的一部分。Maria在第一章节留波浪长发,穿着十分女性化,甚至还有与男演员欲语还休的约一发的冲动。到了第二章节,Maria变成男性化的短发,也不再穿裙子,改为休闲西装或裤装。Maria的状态从直女开始隐隐具有les倾向。有一处Maria推开房门,看到Valentine醉酒躺在床上,只穿着丁字裤的,隐晦的性暗示进一步强化这种人物关系的微妙变化,戏中戏剧的人物关系渗透到实际关系中。电影中Maria起初拒绝扮演Helena,Helena在戏剧中自杀,而前作中扮演Helena的演员在电影上映后车祸身亡,她从本能拒绝这种戏剧对实际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暗示,但终究还是没能避免。

8. 阿萨亚斯也分别借Maria和Valentine之口对于当下王风大盛的超级英雄漫画电影不断讨论。《X战警》无辜躺枪,其中一段虚拟电影,着装布景假到惨淡的变种人对抗,看得出阿萨亚斯对这类电影还是抱持着嘲讽态度。

但是到了第三章节,Maria对于漫画英雄电影已经从最初的排斥变为了尝试去接受。这也差不多阿萨亚斯的夫子自道,见惯了浮华名利场,此一时的叛逆多情也终会蜕变为彼一时的自安天命,电影形式与题材起起伏伏,横亘其中的还是对于人的状态与关系的思辨,造电影的人也脱不开人间烟火。

本片如绝大多数搔到知识分子痒痒的文艺小品那般有着艺术自反性,显而易见的是用戏中戏的形式面对渐入不惑的女性。替代与变更成为历久常新的主题,而剧中角色的变迁和时代的轮换甚至是经典剧场与好莱坞超能英雄的对比,都着墨于时间对生命历程的深刻记忆与洗礼。戏中的海伦娜被年轻的女助理西格莉玩弄于鼓掌之间最后自杀,玛利亚害怕自己变老无助又因被甩出娱乐圈漩涡中心而又不得不顺应时代。变老为什么会是女性最恐惧的事情?不仅是因为松垮的的肌肤与深刻的皱纹而是对美好的无能为力。玛利亚通过嘲讽角色的不真实变相地表达内心的挣扎和不甘,最终在无力与妥协中重新接纳了自我。

除了“接受时光流逝”的主题之外,纠缠难解的同性畸恋也是影片中的符点,其实云的意象众多而马洛亚的“云蛇”纵贯在瑞士的山峰之间以暧昧又轻灵的秘象出现,印证着关于女性之间的迷离爱意。影片中的玛利亚像很多曾经走红但迈入不惑的女演员那般不再享受镁光灯的闪烁,贴身助理显然不只是她工作上的秘书更承担着闺蜜和心理医生的职责,玛利亚非常情绪化但在助理面前却可以毫无任何伪装的裸泳登山讨论合作对象。但角色的转换似乎提醒着玛利亚想要忽略的事实,而年轻助理帮助其排练对词更是让她对自己将要步入的境况愈发惶惶不安,三次徒步中的对话和摩擦则预示着助理的离去不可避免。

所以,影片到底想表达什么主题呢?有人说是将同性迷恋引申到对生命与青春的痴迷奢望并把性作为能量的汲取,也有人说是女演员们生活背景群像的两面性以及不同于男性演员的诸多桎梏,怎么说都对但三娃不得不吐槽的是大量的情节和镜头都与故事的发展有些鸡同鸭讲。影片的内容设置很容易联想到同样题材的韩国电影「女演员们」,也是讲述不同代际女演员之间的冲突和作为女性的两面性,不过角色的选择以及剧情节奏的掌握都强于本片。但如果单纯的从为了表现女演员在不同年龄的心理变化,娱乐圈的复杂规则以及娱乐至上的年代对于新人追捧等层面上来说,其实这部电影的寓意还是蛮深刻的……

7小时前

1

冷淡这一切 2星

共回答了227个问题 评论

我挺喜欢《锡尔斯玛利亚的云》这部电影的,不仅因为它的故事不能不让我想起自己2014年十佳榜首的《鸟人》,更因为艺术和现实之间的对照和对立本来就是我喜欢的主题。观影过程中总感觉松松散散的叙事中仿佛夹杂了无数文学及文化符号,而找出这些符号并将其破译是观众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我从女主角玛利亚·恩德斯两次参演的戏剧《马洛亚之蛇》中的两个女主角名字入手:西格莉德(Sigrid)和海伦娜(Helena)——北欧常见的女性名字Sigrid(同时也类似北欧及德意志地区经典英雄传说中主角Sigurd/Siegfried名字的女性化),以及荷马史诗中的红颜祸水海伦,北方和南方的对立,富有强壮粗粝生命力的北方和因过于文明而疲惫的古老南国。再联想到尼采曾在锡尔斯玛利亚的一栋小屋里渡过7个夏天,甚至有一首专门献给此地的名诗收录在《快乐的科学》中——这些都让我感觉一条隐喻的红线呼之欲出:正如尼采及他那个时代流行的文化观念,古老衰弱的南方文明需要从生硬野蛮的北方获取新的生命力,《马洛亚之蛇》剧中较为年长的女子海伦娜被生气勃勃的年轻女孩西格莉德吸引,并且因为无法获得那样的生命力(留住西格莉德)而走向灭亡,相应的是电影现实中的中年女星玛利亚对年轻助理薇沦汀以及19岁的新星乔安·埃利斯一方面不屑一方面羡慕的复杂情感。我甚至一度以为这就是这样一部“镜面”式的电影,角色与角色、情节与情节之间的精巧对应搭建出一个有趣的艺术品。

不过这么想固然有意思,却跌入了导演阿萨亚设计的陷阱中。我猜他是故意往电影中埋了几个看似钥匙的“符号”,吸引自命不凡的观众去寻找“隐藏的意义层面”。看,故事到了最后四分之一,阿萨亚才借助理薇沦汀之口对玛利亚说:文章就像一个物体,横看成岭侧成峰。而玛利亚的一句“我不知道”让我惊觉自己沾沾自喜地联想了半天文化和生命力,不是跟固执地声称没有人比自己更懂《马洛亚之蛇》的玛利亚一样吗。玛利亚固守着自己20年前第一次出演这部戏剧时对剧本的解读,仿佛这样就可以抹去自己这期间消逝的20年青春岁月似的,她相信自己只能是西格莉德,年轻而美好,仿佛只要把自己固定在西格莉德这个角色上,作为演员的她就可以避免像海伦娜那样无助地走下坡路。很明显,这种理解是透过玛利亚本人作为一个年满40、已达事业顶峰的演员的主观视角做出的,她显然无法带着这样的理解去扮演海伦娜这个角色。而电影中的其他人物对剧作及人物各有不同见解,比如年轻助理薇沦汀看到的是西格莉德的傲慢与残忍,以及海伦娜身上的人性与痛苦;老演员亨里克看到的则是两个女性角色之间的利益关系;至于观众,相对于剧作本身,他们更关心的是演员身上的八卦,像时隔20年,玛利亚从西格莉德变成了海伦娜啦,像问题少女乔安破坏别人家庭、逼得情人的妻子自杀啦,相较于一个被人们遗忘了二十年的过世作家的剧作,这些热辣的新闻更像是首场爆满的原因。就剧作的观众/读者而言,每一种解读方法都说得通,甚至为了看明星而去剧院也是戏剧导演希望的。唯一不合理的,就是演员——戏剧表演这件艺术品的缔造者之一——用太过单调受限的眼光看待作品。我想一个艺术家应该尽量把作品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出来,让观众从中选择自己关注的方面,从而产生各自的理解。

阿萨亚或许是苏珊·桑塔格的读者。后者在散文《反对阐释》中就以往艺术鉴赏中把内容当做本质、把形式当做附属的观点进行了探讨,认为过分纠结于阐释艺术品的内容会导致阐释无穷尽地进行下去,在层层投射中迷失;太过强调阐释的作用,会把艺术变得功用化,即用现实道德的框架限制艺术品,将艺术削弱为现实的投影和附庸,而不是一个以自身和美为目的的自在物(就像薇沦汀说的那样,一个“物体”)。桑塔格认为,欣赏艺术品时,重要的是恢复我们的感觉。“我们必须学会去更多地看,更多地听,更多地感觉。我们的任务不是在艺术作品中去发现大量的内容,也不是从已经清楚明了的作品中榨取更多的内容。我们的任务是削弱内容,从而使我们能够看到作品本身。”

艺术品美的形式更重于内容。云蛇或许可称为大自然的艺术品,看着山间谲诡流云,只消感叹上天妙笔,无须把这种盛景解释为昭示下雨或者起伏跌宕的人生。而戏剧名为《马洛亚之蛇》,电影名为《锡尔斯玛利亚的云》,不又是在提醒读者,与其纠结于云中真相,迷失在云雾之中,不如安坐在山崖上,漫无目的地等候、等候,一会儿享受光明,一会儿享受黑暗,品味游戏、云海和美的时光,纵观来龙去脉。

P.S.但是我猜尼采还是给了阿萨亚一点儿灵感的。那首名为《锡尔斯玛利亚》的诗是这么写的嘛:

我安坐于此,等候,等候——漫无目的,

那善与恶的彼岸,

我一会儿享受光明,一会儿享受黑暗,

全是游戏、海、正午,漫无目的之时光,

蓦然,女友来了!一个变两个,

扎拉图斯特拉与我擦肩而过……

5小时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