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卫国经历了什么事情

收納空缺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无心犯错 1星

共回答了136个问题采纳率:93.7% 评论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孔子的弟子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的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慈惠的人。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孔子路过匡城(今河南睢县)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

22小时前

38

壞氣少爺 2星

共回答了91个问题 评论

卫灵公年纪比孔子小十多岁,他知道孔子是名闻天下的大学者,如今来到卫国,当然感到荣幸,但又不知如何起用他,因此,当他第一次接见孔子时,只是谈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他说:“您在鲁国的时候,俸禄多少?”孔子见他问出这种无关宏旨的小事情,心中有些不悦,但仍压抑住自己的不快答复道:“俸米六万斗。”卫灵公随即吩咐比照鲁国的俸禄给予孔子,但没有和孔子谈论政治上的问题,似乎没有起用孔子的意思。卫国有个美男子名叫弥子瑕,卫灵公非常宠幸他。

有一天,弥子瑕对子路说:“夫子如想做官,只消我一句话,就可以办得到。”言下之意,要孔子买他的账,亲自去拜托他,他就可趁此自抬身价了。孔子岂是这样的人,当然不肯答应。不答应倒也罢了,却使这位小人恼羞成怒,怀恨在心。卫国另一位权臣名叫王孙贾,他很敬佩孔子,深恐孔子会因失望而离去,心想如果卫灵公不能用他,就把他收为自己的部属,以壮大声势。他以试探性的口吻对孔子说:“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奥是屋子的西南隅,是尊者所居的位置。这句话是比喻与其盼望位尊者起用,不如阿附权贵。也就是说,卫灵公不能赏识你,我可以录用你。

当时的卫国,确实也是如此。这和鲁国的三桓专权是相同的情况。孔子的答复是:“不行,这是不对的!如果获罪于天的话,再怎么祷告也是没有用的。”可是,这么一来,孔子又多得罪了一个人。

21小时前

1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