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盛字的成语有哪些

鎭鈊煨 2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孤独梦 4星

共回答了451个问题采纳率:94.7% 评论

答:春秋鼎盛。

详细解释:

拼音: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解释:

春秋:年龄。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出处:

汉 贾谊《新书 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仪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若比,况莫大诸侯权势十此者乎?”

语法:

春秋鼎盛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比喻正当壮年。

7小时前

33

侧耳故事 2星

共回答了263个问题 评论

【成语】盛水不漏

【拼音】chéng shuǐ bù lòu

【解释】比喻说理严密。

【出处】梁启超《霍布士学案》:“霍氏之哲学,理论极密,前呼后应,几有盛水不漏之观。”

【拼音代码】csbl

【近义词】滴水不漏

5小时前

13

我做我的王 2星

共回答了79个问题 评论

1、春秋鼎盛,指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

2、盛气凌人,用骄横的气焰欺压人。也作“盛气临人”。

3、太平盛世,比喻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

4、繁荣昌盛,形容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景象。

5、久负盛名,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6、盛情难却,多指对款待和馈赠难以推辞。

2小时前

12

可怜蔠嚸 4星

共回答了453个问题 评论

盛名难副、太平盛世、躬逢其盛、囊里盛锥、盛衰荣辱

一、盛名难副

白话释义: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朝代:东汉

作者:范晔

出处:《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翻译:阳春的曲,平和的人一定要少;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

二、太平盛世

白话释义:安定、兴盛的时代。

朝代:明

作者:沈德符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翻译:我认为太平盛世;元夕观灯;不为过奢侈

三、躬逢其盛

白话释义:亲自参加了盛典或亲身经历了盛世。

朝代:唐

作者:王勃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翻译:小孩哪里知道何知,亲自参加了盛典或亲身经历了盛世

四、囊里盛锥

白话释义:指让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表现自己。

朝代:西汉

作者:司马迁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翻译: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社会的,好比锥子在口袋中,那末立见……’毛遂说:‘我今天才请求处于囊中罢了。使者就早早得在口袋里,于是脱颖而出而出,不只是那末见而已。

五、盛衰荣辱

白话释义:兴盛衰败荣耀耻辱。指人事发展变化的各种情况。

朝代:周朝

作者:姬昌

出处:《周易·杂卦》:“损、益,盛衰之始也。”《周易·系辞上》:“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翻译:意思是指兴盛、衰败、荣耀、耻辱,指人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22小时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