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手下四大谋臣

浅笔静开 2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沵說旳 1星

共回答了195个问题采纳率:94.7% 评论

四大谋臣是:田丰、许攸、审配、逢纪。

田丰,字元皓,钜鹿人。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为人刚正不阿,曾经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曹操部下谋臣荀彧曾评价他“刚而犯上”。后来因为袁绍征伐曹操而被袁绍下令监禁。官渡之战后,田丰被袁绍杀害。

许攸,字子远,南阳人。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叛袁绍,归顺曹操,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打败于官渡。后许攸随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最重触怒曹操而被杀。

21小时前

31

物极必反 1星

共回答了169个问题 评论

袁绍手下有四大谋臣:田丰、许攸、审配和逢纪。

袁绍的四大谋臣结局分别是:许攸投降了曹操,结果覆灭了袁绍势力后,酒后口出狂言的许攸被许褚斩杀,审配是跟随袁绍攻打曹操的官渡之战中战场战死了,田丰作为一位耿直的谋士,被嫉贤妒能的逢纪陷害,最终被袁绍杀死,逢纪在袁绍死后挑动袁绍三个儿子之间的争斗,导致了他们被曹操逐个击破,于是在袁尚败亡前怒杀逢纪。

19小时前

4

思念着你 4星

共回答了448个问题 评论

第一位:田丰

字元皓, 东汉末年袁绍部下顶级谋臣,官至冀州别驾。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以反客为主之计智取冀州,成为冀州牧。袁绍后来听说田丰威名,便带着贵重礼物,非常谦卑地招揽田丰,任命其为别驾,对他很是信任和器重。初平三年(192年),田丰随袁绍出战公孙瓒,期间参与了界桥之战。后来袁绍采用田丰的谋略,消灭公孙瓒,平定河北,虎据四州。

官渡之战时,田丰极力劝阻,得罪了袁绍,袁绍认为他败坏军心,就将田丰关了起来。之后,袁绍发布了讨贼檄文,大举南下。曹操听闻田丰不在军中,喜道:“袁绍必败。”后袁绍败走,曹操叹道:“向使绍用田别驾计,尚未可知也。”

事实上,田丰是袁绍评定河北的第一功臣,也是袁绍诸多谋士中最为杰出的一位。如若官渡之战袁绍能够听从田丰的建言,又岂会一败涂地?

第二位:沮授

字则注,东汉末年袁绍帐下顶级谋士,袁绍平定河北的重要功臣。

汉灵帝年间,沮授仕州别驾,举茂才,历二县令,少有大志,长于谋略。袁绍夺取冀州后,辟沮授为从事。他经常对袁绍提出良策,但很多时候袁绍并不听从。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汉献帝辗转流亡到河东等地,沮授进谏建议袁绍迎献帝,迁都至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最终袁绍没有用此计策。次年曹操却在荀彧的支持下迎献帝迁都许县,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

官渡之战时,袁绍挑选精卒十万,骑万匹,准备进攻许都,沮授建议利用优势军力和地理形势,对曹操进行持久战,“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稳打稳扎,同时“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的万安之策,而不必决战于一役,袁绍不采纳。

客观地说,沮授本人是具有极高的战略眼光和谋略水平的。他最先提出的“挟天子而令诸侯”的伟大战略,历史证明是极其正确的。然而,由于遇到了袁绍这样昏聩的君主,致使明珠暗投。一代雄主曹操对沮授有很高的评价,感慨道:“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第三位:许攸

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著名谋士。

许攸年轻时,曾与袁绍、曹操交好。公元189年(永汉元年),袁绍从董卓处逃出,投奔冀州,许攸跟随并成为袁绍的谋士,力劝袁绍与曹操联盟。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绍攻灭公孙瓒,兼并幽州,虎踞四州之地,拥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帅,准备攻打许都。

官渡之战时,许攸屡次献计袁绍,却被一一否决。正在这时,许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邺城的审配将他们逮捕,许攸知道后大怒,就投奔曹操。后来曹操听从许攸计策,夜袭乌巢,最终大败袁军,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决定性胜利。

事实上,尽管许攸的人品不好,但其谋略水平无疑是一流的。袁绍若能听从许攸计策,岂会由此大败。

第四位:逢纪

字元图,东汉末年袁绍部下重要谋臣。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袁绍逃离董卓势力范围时,与逢纪、许攸同到冀州。袁绍甚为赏识逢纪的智谋,并对其加以重用。公元191年(初平二年),逢纪献计帮助袁绍反客为主,占领冀州。公元199(建安四年),袁绍消灭公孙瓒,挑选精卒十万,骑万匹,以审配、逢纪统军事,准备进攻许都。官渡之战后,逢纪辅助袁尚,最终被袁谭所杀。

事实上,逢纪一生最大的亮点,便是帮助袁绍夺取了冀州,从而为袁绍平定河北提供了一个立足之地。

16小时前

28

魔样的男人 2星

共回答了222个问题 评论

袁绍手下最有才能的谋士有田丰、沮授,尤其是沮授,曹操更是感叹:“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这是何等高看?但是这两人,并不受袁绍重用,袁绍麾下四大谋士,那都是实力坑主公的存在:

TOP、4 四大谋士之审配

其实审配相对其他三人都还好点,起初审配是冀州牧韩馥的下属,后来袁绍占领冀州后,委审配以腹心之任,以为治中别驾,并总幕府。

河北平定,袁绍以审配、逢纪统军事,审配恃其强盛,力主与曹操决战。曾率领弓弩手大破曹军于官渡。官渡战败,审配二子被俘,反因此受谮见疑,幸得逢纪力保。于是审配和逢纪成了一个派系,共进同退。

袁绍发病去世后,众人认为袁谭为长子应为继承人,打算拥立他。但审配和逢纪向来为袁谭所厌恶,又和辛评、郭图有过节,担心袁谭即位后加害,因而私下改袁绍遗命,立袁尚继位。篡改继承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大忌,秦朝就是典型。

之后袁绍的几个儿子四分五裂,各自为政,兄弟相争,加速了袁氏集团的灭亡;被曹操各个击破。曹操围邺,审配死守数月,终城破被擒,拒不投降,慷慨受死。

TOP、3 四大谋士之逢纪

袁绍逃离董卓势力范围时,与逢纪、许攸同到冀州,袁绍甚为赏识逢纪的智谋而重用。191年,逢纪提议利用公孙瓒攻击韩馥,实则提议韩馥和袁绍共同防御冀州,结果袁绍成功反客为主。官渡之战中令逢纪统军事。

200年,袁绍在官渡之战败回,后悔当初不听田丰之计,逢纪即时进言田丰知道袁绍兵败后取笑袁绍不听其言。结局是众所周知的,逢纪成功转移了袁绍的仇恨,而田丰则成了替罪羊,被袁绍所斩。

在袁绍死后,众人欲以袁谭为长子而立为继承人,但逢纪、审配一派与辛评、郭图、袁谭一派不和,逢纪等因为惧怕袁谭即位后加害,私下改袁绍遗命,立袁尚继位。

袁谭不能继位,自称车骑将军,屯黎阳。袁尚不给袁谭多兵,使逢纪随之。袁谭要求配兵为审配拒绝,一怒之下杀了逢纪。这就是实力作死啊,本来就和袁谭有仇,加上袁谭本来能成为主公的,全因逢纪之故未能成,不杀你逢纪杀谁?

TOP、2 四大谋士之郭图

郭图早期为颍川太守阴修部下计吏,后来和辛评、荀谌、高干、张导共同说服韩馥出让冀州牧予袁绍,郭图受邀成为袁绍谋士。但是这个郭图是实打实的坑主公的货,沮授献策“奉天子以令诸侯”就是被郭图所阻的。

后来又和审配一起对袁绍说要赶紧除掉曹操,并借机诬陷沮授;官渡对峙期间,曹操率军偷袭乌巢,郭图建议攻击曹营而非张郃建议的援救粮仓,结果张郃攻曹营不下,郭图见其建议失败,担心袁绍怪罪自己,便诬告张郃不尽力,导致张郃投降曹操,袁军土崩瓦解。

官渡之战后,审配两位儿子被虏,袁绍之将孟岱对审配有谗言,郭图、辛评同意,袁绍令孟岱代替审配守邺城。后来袁氏兄弟虽然分裂了,但表面好歹是一块,但是郭图和辛评却让袁谭进攻袁谭,失败后又联合曹操攻打袁尚,反而被曹操攻破了南皮,曹操进城后,杀了郭图等人,将他们的妻子儿女也杀了。

TOP、1 四大谋士之许攸

许攸才是坑袁绍最惨之人;许攸年轻时与袁绍、曹操交好,后来成为袁绍的谋士,力劝袁绍与曹操联盟。公元199年,袁绍攻灭公孙瓒,兼并幽州,虎踞四州之地,拥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帅,准备攻打许都。

其实许攸还算是有才能的,曾献计给袁绍派出一支奇兵攻打曹操大本营许昌,让曹操首尾不能兼顾,但是袁绍并不同意,说:“我一定要先捉住曹操。”正在这时,许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邺城的审配将他们逮捕,许攸知道后大怒,就投奔曹操。

投奔曹操后,许攸第一件事就是献计给曹操,偷袭乌巢,因为乌巢是袁绍军囤放粮草的地方;后来曹操依计行事,火烧乌巢,正在攻打曹军营寨的张郃、高览投降,袁军全盘崩溃,袁绍仅带着八百骑兵逃回河北,曹操大获全胜。

曹操攻破邺城,占领冀州,许攸立有功劳,但许攸自恃功高,屡次轻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得冀州。”曹操虽然表面没什么,但是内心却恨极了许攸,最终许攸被杀。

说真的,也的确佩服袁绍,手下明明有能臣猛将,却不能好好用;沮授、田丰之人放着不用,张郃、高览之人被迫降曹;依靠着这“四大谋士”,却能占据冀州,打败公孙瓒,真的挺不容易的。

12小时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