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的来历

我说一辈子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秋瑾真卑鄙 3星

共回答了369个问题采纳率:96.7% 评论

饺子是中国东汉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的。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

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口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

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11小时前

40

雨後的塵埃 4星

共回答了413个问题 评论

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尤其是很多老人,心心念着过年那天一定吃一顿羊肉馅的饺子。千万不要小看羊肉馅的饺子,医圣张仲景创造饺子的目的就是为了治病。

饺子的诞生

张仲景成为医圣,不但是因为其医术高超,还因为他的医德高尚。他一生致力于百姓疾苦,为了治疗疾病,他苦心钻研数十年。

在长沙即将退休的时候,恰逢南方突然降雪。东汉时期的南方百姓本就受到战争、乱世影响,饥寒交迫,又遇到天降寒冻,苦不堪言。

很多百姓因为没有御寒的衣服,在长沙的雪地中瑟瑟发抖,甚至不少人都把耳朵冻烂了。

面对此景,张仲景心痛不已,他仔细查看医书,又结合自己的医术知识,研究了一道可以御寒的方子,这方子不但可以让人生暖,还能治疗耳朵冻伤。

这道方子说来也很奇妙,先把羊肉和药物(包含胡椒)一同放在锅里煮熟。随后捞出来捣碎,用面皮包裹。因为是治疗耳朵冻伤的,张仲景让徒弟故意把面皮包成耳朵的模样,寓意对耳朵好。随后再用原来煮羊肉和药的汤煮这些“面耳朵”,煮熟后连汤带“面耳朵”一起盛给灾民。

百姓喝完汤,吃完“面耳朵”纷纷感觉浑身暖和,耳朵再也不会冻伤。张仲景为此物起名:祛寒娇耳汤,这就是饺子最早的由来。

百姓心中的好医生

虽然是位名医,但是张仲景也有油尽灯枯的时刻。即将离别之际,周围爱戴他的百姓确争吵起来。原来张仲景造福长沙郡,长沙百姓想让他葬在长沙。而张仲景故乡的南阳百姓也想他葬在老家南阳。

张仲景无奈地说:吃过长沙水,不忘父老情。生于南阳地,不忘养育恩。从南阳到长沙走,棺椁停到哪里就葬在哪里吧。

就这样,张仲景在冬至那天去世,众多百姓为他送行。当张仲景的棺椁走到曾经发放“面耳朵”的地点时,杠绳断裂。众人将张仲景就地安葬,周围百姓纷纷来为他造坟立祠,心怀百姓的张仲景虽然故去,但是却又无数人怀念他。

世人不忘张仲景

冬至那天,中国百姓只知道要吃一顿饺子,其实自古来,这顿饺子是为了纪念张仲景的。而过年吃饺子也有寓意美好、祛病御寒、防止冻耳朵的功效。

吃水不忘挖井人,岁月源远流长,很多人知道张仲景是医术高超的“医圣”,他也是一位仁心仁德的高尚医生。现在过年家家户户都在吃饺子,饺子的馅、形状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却不知道这饺子的由来。

过年的饺子成为了合家团聚、美好祝福的象征。今年,在吃饺子的时候,我们不如为抗击冠状病毒肺炎的人点一个赞,心中默默的祝福他们。

艰苦奋战在医疗前线的医护人员、执勤人员、工作人员,你们的高尚精神、你们的敬业奉献全国人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中。祝福你们平安、顺利地完成任务,感谢你们为百姓做出的无私贡献。

加油!

参考资料:《张仲景传》

9小时前

3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