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腊八节要吃的食物

尛花猫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无人惦记 3星

共回答了357个问题采纳率:97.7% 评论

腊八节习俗,腊八粥又叫七宝五味粥,古时用红豆糯米煮成,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链子百合等煮成,也有加入龙眼桂圆蜜饯之类的同煮。

14小时前

1

势单力薄 2星

共回答了241个问题 评论

还有5样美食也要吃,五福齐全舒心更平安。

一、腊八饭

“小孩小孩可别馋,吃完腊八饭,马上糖瓜粘”,这句人口相传的民谚不仅道出腊八节的到来意味着年关将近,还表明人们食用腊八饭的传统习俗。用自家收成的谷物做上一碗腊八饭,来犒劳辛勤一年的自己并期许来年五谷丰登。

腊八饭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但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有的地方还会搭配黑米,则会呈现出黑光锃亮的腊八饭。配料则大同小异,通常是红枣、红豆、枸杞等食材,五彩斑斓看起来就十分诱人。

讲究的人家在腊月初三就开始挑选制作腊八饭的配料,到腊月初八抢在“太阳公公”上班前,就将各种食材进行清洗,制作。经过长时间的焖煮,熬制出的腊八饭才能粘稠绵密,香气扑鼻。

二、山楂丸

腊八节的到来,意味着家家户户要开始为传统节日春节忙碌起来。做腊肠、腊肉,购买大鱼大肉等各种年货。小时候期待腊八节的到来也是因为从这天起,家中会有很多美食,可以解馋。

大鱼大肉吃的多了,难免会腻口此时来上两颗七度方山楂丸再好不过了。 它是由酸甜清口的山楂作为主要原料,可以很好的缓解油腻食过多而带来的不适。不仅如此,其还搭配红枣、鸡内金等食材,营养均衡口感层次分明。

七度方山楂丸的配料科学严谨,包装更“懂”人心。采用金箔纸独立包裹,随身携带很方便,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出门在外,饭后来两颗酸甜爽口帮助消化很是不错。

三、腊八冰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八节正处于大小寒期间特别的寒冷,因此河面都已经结上厚厚一层冰,很多人会在这天早早去河边采冰,为的是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

古时候人们认为腊八这天的冰很“神奇”,食用后来年会大大减少病痛,因此大家在这一天采冰后有着敲碎食用的习惯,有的地方至今仍延续着这样的习俗。当然,这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表现罢了。

四、五黑糕

人们在腊八这一天喝粥,除了是一种习惯外,更多的是因为腊八粥内谷物粗粮很多,可以很好的帮助身体抵御寒冬,补充平日里所缺失的营养。

事实上不只腊八粥,七度方五黑糕可以更直接全面的摄入营养。它其中不仅有可以很好帮助身体解冬燥的黑芝麻,还有黑豆、黑米、黑枸杞营养很是全面,滋养效果更佳。

与传统糕点不同,七度方五黑糕中没有添加蔗糖,而是反复斟酌最终优选低卡低糖的麦芽糖中和味道,甜度适口的同时更贴合人们轻饮食理念,享受味蕾盛宴的同时还能养护身体很是难得。

五、腊八豆

冬季温度低且寒冷,空气中容易致腐物质相比别的季节要少很多,因此冬季人们常常有着腌制食物的习惯。

腊八豆作为我国传统美食,就是如此。每年在立冬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干净的大缸,然后将自然发酵好的熟黄豆与白酒、盐等香料放入坛中开始腌制。直至腊月初八可以开始食用,故而称为腊八豆。

腊八这天打开腌缸,一种独特的香味就会四溢弥漫。搭配馒头面条,一顿简餐就好了。或者将其和鸡蛋一起清炒,腊八豆的独特酱香与鸡蛋的鲜美,堪称“完美搭档”,一口下去互不掩盖各放异彩,营养好吃全家都爱。

12小时前

40

雅式赞叹 3星

共回答了380个问题 评论

腊八节吃的传统食物包括:腊八粥、腊八醋、腊八蒜、冰、腊八豆腐,等等。1、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历,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关的。因此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2、腊八醋

腊八醋,传统腊八节习俗。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是。“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3、腊八蒜

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4、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5、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黟县地区民间传统小吃之一,节日食俗。在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便称作“腊八豆腐”。

9小时前

3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