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基的评价

尚且温柔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一梦碎今生 1星

共回答了128个问题采纳率:91.7% 评论

古往今来,对刘基人品的评价都很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目的,赞颂刘基的道德人品,但却不外乎以下几点:   (1)刚正不阿,不畏强暴。以刘基在元朝四次做官,三次辞职,一次罢职为例,说明他为人清正廉直,不避强御。尤其是建立明朝后,不顾丞相李善长情面,按律奏斩中书省都事李彬为例,说明他不畏权势、疾恶如仇、秉公执法的高贵品质。   (2)不计名位,不贪爵禄。刘基坚辞公爵,一再辞让相位。在洪武三年所封的37位功臣中,刘基列第36位。其他功臣都被封公爵、侯爵,只有他和汪广洋两人封伯爵。他的年俸是240石,而李善长的年俸是2400石,忠勤伯汪广洋的年俸也500石。说明他一生不计名利、不谋私产,生活俭朴,住“茅舍”、炊“黍饭”,死后土坟一丘的崇高风格。   (3)顾全大局,不结党营私。《明史·刘基传》载:李善长有事得罪了朱元璋,朱想罢李善长的丞相职务与刘基商量,刘基却说:李公旧勋,且能调和诸将,不可罢。朱元璋反问刘基李善长想多次加害于你,你却还为他讲好话?刘基说:“调换栋梁,必须先得大木,如果用小木捆扎起来代替栋梁,大厦马上会倒塌了。”善长罢相后,朱元璋想用刘基好友杨宪为相,刘基说:“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已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又问到汪广洋可否任相,刘基回答说:“此褊浅殆甚于宪。”再问到胡惟庸,刘基说:“如小牛拉车,会偾辕破犁,误国败事。”朱元璋听他说这个不行,那个不好,就说:“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刘基急忙回奏:“臣何敢贪天之功,我嫉恶太深,工作又不耐繁,为之且孤上恩。国内人才众多,只要皇上仔细寻访,一定能求得贤能人才的。”这个故事说明三点:刘基一再谦让相位;刘基襟怀坦白,敢于直言;刘基能顾全大局,不计个人恩怨,不搞报复,不拉私人关系。   至于61岁千老还乡后,杜门谢客,口不言功,以棋酒诗文自娱。当地县令来访,执礼称民,韬迹不露,完全放下功臣的架子。后来遭受诬告被夺禄,也不辩冤,惟赴京引咎自责。所以刘基死后若干年,胡惟庸因结党谋反罪被杀,朱元璋不无感慨地对刘基次子仲璟说:“你父在这里时,满朝都是党,只他一个不从,你们应行好事,休污了父亲的好名。”   以上几点都是刘基的高贵品德,永远为人们所敬仰的。   刘基自幼颍悟绝群,读书过目辄诵。如二十三岁赴京会试时,一天去书肄里阅天文书一帙,第二天又去看。主人看这青年人如此喜欢这书,欲以书送他。刘基说:“已在胸中矣,无事于书也。”主人不信,即从书中摘段试考,他都能一字不漏,背诵如流,其人大惊。既长,于书无不读,凡天文地理、阴阳卜筮、诸子百家之言,莫不涉猎。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他都有过较深刻的研究,著作极丰。除子临终前缄封石室,后被朱元璋派人取去没有外传的部分天文书、兵书外,有《诚意伯文集》二十卷,百战奇图等书问世。   刘基三分之二散文是通过寓言故事,形象地体现主题思想的。《古文观止》中,收有刘基散文两篇:《司马季主论卜》、《卖柑者言》,都是一直为后人赞誉的名篇。散文名著《郁离子》是一部寓言集,写了很多故事,讲的却是治国治军、伦理、道德、对自然社会的认识等大道理。所以刘基可以算得上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写寓言体散文数量很多,成就很高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刘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伟人,是有多方面造诣的优秀学者,是对祖国统一有过重大贡献的功臣。

12小时前

16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