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团和鲶鱼是垃圾鱼吗

亡魂人 3个月前 已收到6个回答 举报

单边铒洞 3星

共回答了353个问题采纳率:97.7% 评论

二者都不是垃圾鱼。 江团学名长吻鮠,其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丰富,历来被作为朝廷贡品。能被当作贡品,自然不是垃圾鱼。

根据鲶鱼在粪便水里也能生存,就得出“鲶鱼很脏、爱在脏水里生活”的结论,并不科学。 鲶鱼并不喜欢受污染的水质。 而且,鲶鱼对环境的忍耐也有限度。如果水质差,鲶鱼不仅繁殖困难,而且也长得差。如果水体含有毒有害物质,鲶鱼还会中毒,甚至死亡。 作为一种杂食性动物,鲶鱼的确可能更容易富集一些环境污染物,但这并不代表它是垃圾鱼,绝大部分正规养殖的鲶鱼并不存在重金属超标等安全问题,可以放心食用。

17小时前

8

多情少男 2星

共回答了80个问题 评论

不是的。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江团和言语根本不是一个品种。

15小时前

42

各不相欠 5星

共回答了52个问题 评论

不是,这两种鱼都是属鲇鱼科,又名吸盘鱼、“清道夫"、琵琶鱼、琵琶鼠鱼,体大,头部扁平,背鳍高耸,尾部侧扁,口唇发达如吸盘。鱼的全身被盾鳞,体表粗糙。体灰黑色或淡褐色,体表有黑白色花纹。体格健壮,易饲养,属于底栖性,不善游泳,只在河底淤泥中生存。

12小时前

8

单程旅行 2星

共回答了250个问题 评论

江团和鲶鱼是杂食鱼类,吃的比较杂,并不是垃圾鱼。

8小时前

14

一朵紫萝兰 2星

共回答了270个问题 评论

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属鲇鱼科,又名吸盘鱼、“清道夫"、琵琶鱼、琵琶鼠鱼,体大,头部扁平,背鳍高耸,尾部侧扁,口唇发达如吸盘。全身被盾鳞,体表粗糙。体灰黑色或淡褐色,体表有黑白色花纹。体格健壮,易饲养,属于底栖性,不善游泳,只在河底淤泥中生存。

此鱼在幼鱼时,身长不到10厘米,看起来颇可爱,在水族箱中专吃其他鱼类排泄物及水底沉淀物、水草甚至烂泥等,胃口奇佳且消化能力好,因此而得名“垃圾鱼”。

3小时前

46

玩笑收场 1星

共回答了113个问题 评论

江团和鲶鱼不是垃圾鱼。

【垃圾鱼】

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属鲇鱼科,又名吸盘鱼、“清道夫"、琵琶鱼、琵琶鼠鱼,体大,头部扁平,背鳍高耸,尾部侧扁,口唇发达如吸盘。全身被盾鳞,体表粗糙。体灰黑色或淡褐色,体表有黑白色花纹。体格健壮,易饲养,属于底栖性,不善游泳,只在河底淤泥中生存。此鱼在幼鱼时,身长不到10厘米,看起来颇可爱,在水族箱中专吃其他鱼类排泄物及水底沉淀物、水草甚至烂泥等,胃口奇佳且消化能力好,因此而得名“垃圾鱼”。

【江团】

长吻鮠,属鲶形目,鲿科,鮠属,又名鮰鱼。不同的地方,鮰鱼有不同的叫法,上海称“鮰老鼠”、四川名“ 江团”,贵州则唤之为“ 习鱼”。长吻鮠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 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 脂鳍肥厚, 尾鳍深分叉。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一般生活于江河的底层, 觅食时也在 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长吻鮠为肉食性鱼类,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几乎无选择性,在食物缺乏时相互残食。所以江团不是垃圾鱼。

【鲶鱼】

鲶鱼,俗称塘虱,又称作胡子鲢、黏鱼、塘虱鱼,生仔鱼。鲶鱼,即“鲇鱼”,鲶的同类几乎是分布在全世界,多数种类是生活在池塘或河川等的淡水中,但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里。普遍的体上没有鳞,有扁平的头和大口,口的周围有数条长须,利用此须能辨别出味道,这是它的特征。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秋后居于深水活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肉食性鱼类,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如餐条、鲫鱼、鰕虎鱼、麦穗鱼、鲤鱼、泥鳅等,也吃虾类和水生昆虫。鲶鱼天生喜欢吃死鸡,死鸭,死鹅,死狗等动物。野生鲶鱼也一样喜欢。因为鲶鱼是肉食性鱼类,所以叫鲶鱼为“垃圾鱼”并不妥当,它只是“不挑食”。

23小时前

4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