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成语典故

痛苦之地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飄零嘚眼淚 4星

共回答了470个问题采纳率:97.7% 评论

饭牛而歌

  宁戚在喂牛时唱歌,引起春秋霸主之一齐桓公的注意,因此受到重用的故事,一向以佳话流传。屈原在《离骚》中歌而咏之:“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汉代王逸注曰:“宁戚,卫人;该,备也。宁戚修德不用。退而商贾,宿齐之东门外。桓公夜出,宁戚方饭(喂)牛,叩角而商歌: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褐单衣适至干。从昏放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桓公闻之,知其贤,举用为客卿,备辅佐也。”后人常用此故事为贤才落魄或君臣遇合之典,如李白诗“宁戚未匡齐,陈平终佐汉”;李咸用诗“谁听宁戚敲牛角,月落星稀一曲歌”等。

17小时前

49

心跳的屏率 3星

共回答了358个问题 评论

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

15小时前

8

百花妹 4星

共回答了436个问题 评论

  牛的典故1: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考方法狭窄。“钻牛角尖”一词的出处不详,在网上搜索到的一则寓言故事或许更直白地表现了成语的含义:一只老鼠钻到牛角里,它不听从牛的劝告,执意要往牛角尖里钻,最后被活活闷死在牛角尖里。

牛的典故2:犁牛骍(xing一声)角:同“犁生骍角”。后者出自《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孔子评论他的学生仲弓说:“一头毛色斑驳的牛所生下的小牛,却是毛色纯赤,两只角也很端正,即便人们不想用它来做祭祀,山川的神明也不会舍弃它的。”孔子用犁牛和牲牛作比喻,劝仲弓跳出“世俗之见”,站在自然宇宙的高度正确看待自身。犁牛骍角后被用来指代劣父生出的贤明后代。

牛的典故3:吹牛皮:民间俗语,指的是说大话,夸口。据说这个词源于屠夫。从前宰牲畜时,为了剥皮更方便,屠夫会先在牲畜腿上割开一个小口,将一根铁条插进去捅一捅,然后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牲畜全身都膨胀起来,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由于牛的体形庞大,皮质坚韧,皮下脂肪又少,要把整头牛吹胀,非有极为强健的横膈肌和巨大的肺活量不可,一般人无法做到。因此,说自己能吹牛的屠夫必定是在“吹牛”。

12小时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