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陵和明陵的建筑区别

乖卟棄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需要亲吻 2星

共回答了216个问题采纳率:90.7% 评论

1、明陵不建神道碑亭,而清关外三陵也没有,但进关后的清皇陵则建之。清陵早期的神道碑亭体量大,没有券脸石。但建筑比例适中,舒展和谐,雍容大气。

清朝皇帝陵建神道碑亭,内立神道碑一统,神道碑上镌刻皇帝的庙号和谥号,而明陵不建神道碑亭,不立神道碑。清朝有12座皇帝陵,关外的永陵、福陵和昭陵未建神道碑亭,没有神道碑。关内的九座皇帝陵都建了神道碑亭,立了神道碑。细心人发现,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雍正帝的泰陵、乾隆帝的裕陵、嘉庆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神道碑上所镌刻的皇帝谥号与这八位皇帝的谥号都不全,这是因为安葬老皇帝是老皇帝的儿子,那时候给上的谥号就刻碑上。等孙辈皇帝再增加的谥号就只是停留在书本上,不再改碑刻了。

2、明陵无皇后陵,而清陵则有,说明清朝皇后地位要高。

3、明陵虽然也建有妃子墓,但不是每帝陵都有,而清陵除特殊情况下,大都在帝陵旁都建有妃子墓。说明清朝的女性地位要高。

4、明陵只有主陵(也称首陵)建石像生,建规模宏大的设有四根华表的神功圣德碑亭,其他陵则建规模较小的无字碑,而清陵在道光帝之前的诸清帝陵(关内)均建有设华表的神功圣德碑亭。明十三陵只有主陵长陵建带华表的大碑楼。而清东西陵,非主陵也建…

5、明朝宫门称祾恩门,享殿称祾恩殿,清陵均分别改称为隆恩门、隆恩殿。

6、明陵皇帝陵前建三路一孔拱桥,而清朝皇帝陵则建三路三孔拱桥。

7、清皇陵石像生的文臣、武士均为满族服饰和发式。明十三陵则是明朝的衣冠。

8、清皇陵所有牌匾、碑文均为满、汉或满、蒙、汉文字合璧。明朝的是单一汉字。

2小时前

3

隱藏愛 4星

共回答了443个问题 评论

清陵与明陵主要区别:

1、清陵有皇后陵,明陵没有。

2、清陵,每帝的的妃嫔都葬在帝陵旁,或葬在妃园寝或葬在皇后陵内。而明陵则不然。

3、宫门前明陵建三路一孔拱桥,而清帝陵建三路三孔拱桥。

4、明十三陵只首陵建带华表的神功圣德碑亭,其他陵所谓的功德碑不仅无华表,而且没碑文。清陵关内前五陵都建。

实际上明陵修建耗用了大量珍贵木材,国内的优质木材用完了,后来就买缅甸一带的木材。在明朝末年时就已经将东南亚一带的古木消耗干净了。清朝找不到好木料来修陵,还盗用了明陵的木料。当时要大木只有出洋寻找,清朝为了自己的统治而闭关锁国,当然就无法得到原材料了。

1小时前

2

敢亲硪 2星

共回答了71个问题 评论

十三陵更大些。清东陵占地面积80平方公里,十三陵占地面积40平方公里。

清东陵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清东陵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清东陵的15座陵寝从1661年(顺治十八年)首建顺治皇帝的孝陵开始,到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最后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为止,营建活动延续了247年。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明十三陵建于1409~1645年,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扩展资料

清东陵的经营跨越了两个半世纪的时空,几乎与清王朝相始终,葬有许多对清代历史有着重要影响的、声名显赫的人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仅是研究清代陵寝规制、丧葬制度、祭祀礼仪、建筑技术与工艺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而且也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艺术的典型例证。

在古建维修工作中,由于严格遵守了“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于已经毁掉的建筑物,除因保护工作的需要,按原形制复建了部分看护用房外,大部分只做了遗址保护;对于神路,则实施了原状保护,只在神路两侧修筑了辅路,以防车辆碾轧,从而保持了陵寝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2小时前

4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