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玉西瓜要如何栽培呢

致美丽的你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夜幕丨皇族 1星

共回答了101个问题采纳率:98.7% 评论

黄小玉栽培技术要点:

保护地设施栽培,在南方,由于西瓜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和定个期易遇连续高温阴雨天气,引起裂果,采用保护地设施支架栽培,可避免这一影响,获得高的经济效益。

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没有种过西瓜的中性土壤种植,若为重茬地,水田轮作周期3-4年,旱地轮作周期7-8年,或采用嫁接栽培种植。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

200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40千克,进行高畦地膜覆盖栽培。露地地膜覆盖栽培最好采用阳畦育苗,3月上、中旬至4月初选晴天播种,4月上、中旬至5月初定植;亦可在2月底3月初采用温床育苗,4月初定植于温室或大棚等保护地设施内,保护地设施栽培可收两批西瓜;或7月中、下旬至8月初播种,进行夏秋延后栽培。

在南方,由于夏秋季节雨水偏少,阳光充足,在水源好的地方进行夏秋延后栽培,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现栽培面积越来越大。

栽培密度及整枝方式,真叶5-6片时留4叶摘心。地爬栽培以每667平方米定植600-800株为宜,采用二至三蔓整枝;支架栽培以每667平方米定植1000-1200株为宜,采用二蔓整枝。肥、水管理与大果型品种相比,在栽培上无论基肥或追肥都应减少氮肥施用量,尽量少施或不施氮肥。一般一蔓留一果,以九成熟时采收为宜。

12小时前

9

曾十八 3星

共回答了348个问题 评论

一、选用良种 秋西瓜坐果后气温逐渐下降,不利于西瓜果实迅速发育。同时秋西瓜采收后,为了增加季节差价,一般都贮藏一段时间再卖。所以,在选择栽培品种时,一方面既要考虑早熟性,注意选择果实发育快、耐低温、全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另一方面要注意选择瓜皮较硬、抗病、耐贮运的品种。

二、培育壮苗 秋西瓜一般在7月上中旬播种。由于苗期正处在髙温多雨季节,病虫害较重;无病虫害的,瓜苗也往往徒长。如果采用小髙畦遮阳网育苗,可培养出非常健壮的瓜苗。

秋西瓜适宜定植的苗龄是20-25天,定植时以幼苗3叶1心为宜。我国北方地区的定植时间,一般掌握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如定植过早,幼苗易发生病虫害,特别易发生蚜虫传播而感染病毒病,使植株生长不良,难以坐瓜;定植过晚,后期气温逐渐降低,生长发育速度减缓,难以保证果实成熟。

三、覆盖银灰地膜 7-8月份雨水较多,易造成土壤养分的大量流失,形成土壤表层板结,影响土壤通气。同时,此期又是各种病虫危害严重和杂草生长迅速的季节,定植后应及时覆盖地膜进行保护。一般在下午开穴、移苗定植,浇足定植水,翌日上午覆盖地膜。以覆盖银灰色地膜为好,这种膜既可增温保墒,能驱蚜防病。 四、离畦栽培 秋西瓜应特别注意前期防涝排水问题。除选择地势高燥、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外,还必须采用起垄栽培。做畦栽培又分为单行栽培和双行栽培两种方式。单行栽培宜采用小髙畦,一般畦髙15-20厘米,畦底宽50厘米,畦面宽15厘米。株行距可采用0.5米X1.4米或0.4米X1.8米。

双行栽培宜采用小髙畦,畦高15-20厘米,畦面宽50厘米,畦底宽60-80厘米。株距可采用0.5米X3米或0.4米X1.6米。每畦栽2行瓜苗,2行西瓜分别向相反的方向爬蔓。

有些地区麦收后,在麦田畦埂上按0.6米株距种植西瓜,不挖瓜沟,不做瓜畦,只需在畦埂上覆盖地膜和小拱棚,十分简便。 五、前控后促 在整个田间管理过程中,要始终掌握前控后促的原则,即苗期防止徒长,坐瓜期防止化瓜,果实膨大期促果保熟。

在肥水管理中,伸蔓后至坐瓜前严格控制氮肥和浇水。

在髙温天气,浇水宜在早晨和傍晚进行,浇后将多余的水立即排出,以保持畦面湿润为度,切忌大水漫灌。

进入果实膨大期后,气温逐渐降低,浇水宜在中午前后进行,水量不宜过大,以小水勤浇为宜。秋西瓜多采用双菟整枝。

坐瓜后,若发现植株生长过旺时,应将坐瓜蔓在幼果前留10片叶打去顶端。 六、促瓜保熟 秋西瓜生长后期,外界环境条件不利于西瓜果实的发育,最大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除了利用覆盖物增温保温外,还可采用某些促进果实发育的技术措施使果实迅速发育,缩短发育时间,提早成熟,避开不利条件。

(一)掌握好播种期 当计划采收期确定后,要根据所种西瓜品种生育期和当地物候期(主要指月均温或西瓜有效积温)向前推算播种时间。最适宜的播种期应为7月7日。但积温不够无论早熟品种还是晚熟品种,秋西瓜播种越晚,生育期也相应地延长(平均气温逐旬降低、积温逐旬减少)。

这一点在计算播种期时应予考虑。

(二)促进坐瓜 秋西瓜雌花节位较春西瓜髙且节间较长,肥水施用不当极易徒长。因此,秋西瓜比春西瓜难以坐瓜。要想在理想的节位上坐住瓜,必须进行人工授粉。在雌花开放阶段,如果植株徒长而不易坐瓜时,可在雌花节前3-5叶处将瓜蔓扭伤,即以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瓜蔓,相对转动90度也可将前端“龙头”拧伤捏人土下或摘掉,亦称“摘心”、“打顶”。 (三)促迸果实发育 除科学施用肥水、及时防治病虫害等外,可采用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营养制剂促进西瓜果实迅速发育。生产上常用的有高效增产灵、植保素、西瓜灵、乙烯利等。 (四)后期覆盖保湿 秋西瓜进入果实生长中后期,气温明显下降,不利于西瓜果实发育和糖分的积累。如利用农膜覆盖保温,则可确保果实继续生长发育,直至成熟采收。目前覆盖形式多采用小拱棚。即用竹片或棉槐条作骨架,做成宽1米、高0.4米-0.5米的拱圆形小棚,上面覆盖幅宽1.5米的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前,先进行曲蔓,即把西瓜蔓向后盘绕,使其伸展长度不超过1米,然后在植株前后两侧插好拱条,每隔8米左右插1根,插完1行覆盖1行,将塑料薄膜盖好,四周用土压紧。覆盖前期,晴天上午外界气温升至25℃以上时,可在薄膜背风一侧开几个通风口或全部揭开通风,下午4时左右再盖好盖严。覆盖后期,一般不通风,只在晴天中午当棚内气温过髙时,才进行短时间小通(在向阳一侧开少量小通风口)。采收前5-7天,昼夜不通风,保持较髙棚温,以促进西瓜果实成熟。

11小时前

3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