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第一节抒发了

旧日邮寄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西风稍急 1星

共回答了15个问题采纳率:98.7% 评论

第一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贵妃进宫后恃宠而骄,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19小时前

25

那抹柔情 3星

共回答了335个问题 评论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於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今陕西同至县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於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著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於历史,而是借著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於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麼,为什麼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麼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著全诗。紧接著,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於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後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妙妹弟兄皆列土」。反覆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後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於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17小时前

2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