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正月二十三叫什么名字

亭亭山上松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执念爱 2星

共回答了245个问题采纳率:98.8% 评论

2008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是天穿节。

天穿节是人们非常陌生的一个传统节日,据史料记载,这一节日风俗从宋代以后就逐渐流失。现在,只有客家等少数地区的人们还有此风俗残留。它是元宵之后的第一个汉族传统节日,时间有正月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甚至三十等几种说法,以正月二十为多。

15小时前

9

眉宇间的爱 1星

共回答了129个问题 评论

农历正月二十三是天穿节。

天穿节是人们非常陌生的一个传统节日,据史料记载,这一节日风俗从宋代以后就逐渐流失。现在,只有客家等少数地区的人们还有此风俗残留。它是元宵之后的第一个汉族传统节日,时间有正月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甚至三十等几种说法,以正月二十为多。

----天穿节的起源----   

在东晋以降的资料多说是源自女娲补天的传说,故又名“补天节”。   

补天传说在民间广泛存在,据部分现代史家分析,原因很可能在于“治水”。现代也有把下大雨称为“天漏了”的说法,古人生产生活中的天敌之一就是水患,于是便有了补天的动机与传说。治水在于治“天穿”之水,故炼石补天。民间以煎饼补天,是模拟女娲炼石补天的行为。

有学者将天穿节与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联系起来。“考‘天穿’日即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日,一般在每年阳历二月十九日,阴历正月十九至二十三日左右,是日‘天一生水’,多半有雨,故谓之‘天穿’。

这是古代科学不发达对气象的一种解释。”(叶春声《广州岁时节令通考》,载《岭南文史》1984年第2期)(南枝注:这里的日期与部分地区天穿节为"25日"有差别,或许是文化在各地传播时产生的差异)天穿节作为人们对“雨水”期间开始有雨自然现象的解释是成立的。而女娲补天的神话透露出古人把下雨归结为天漏的结果,因此,女娲补天即治水的神话势必会和人们对“雨水”节气的认识结合,这就是天穿节的由来。还有资料可以佐证笔者的这一观点。民国年间修的陕西《安塞县志》记载:“二十日,家家吃煎饼,名曰补天。二十三日夜,家家院内打火,又淋搌布水于火上,谓之‘炼干’。”搌布(即抹布)水淋到火上,立即会蒸发,以火克水。虽然与将煎饼放在屋上象征补天方法不同,但异曲同工,目的是相同的。“炼干”之俗属于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行为。

天穿节融合了女娲补天传说和人们对“雨水”节气的认识。

----天穿节的多种日期----  

 关于这个节日,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节日时间有所不同,节俗也不一样。清人俞正燮《癸巳存麓》记载:“《拾遗记》曰,江东俗正月二十四日为天穿。……池阳以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系饼投屋上,谓之补天。”又记:“明杨慎《词品》引之,云:‘宋以前正月二十三日为天穿日,言女娲氏以是日补天,俗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穿。’”可知宋代天穿的次日为“穿地”日,有水中摸石习俗。明代对正月二十三日为天穿节也有记载,正德修陕西《朝邑县志》卷一《风俗》说:“二十三日置煎饼屋上补天,是日仍不得食米。”这条资料还透露出天穿日有不食米的风俗。又载“《荆楚岁时记》曰,江南俗正月三十日为补天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穿。  

大多数地区的天穿节是在正月二十日,如陕西省的乾隆《富平县志》、乾隆《临潼县志》、乾隆《同州府志》、乾隆《蒲城县志》、光绪《高陵县志》,山西省的康熙《解州志》、同治《阳城县志》、光绪《河津县志》,河南省的嘉庆《渑池县志》的记载。

但也有其他日期的,陕西光绪《渭南县志》记载为正月二十一日,陕西道光《咸阳县志》记载为正月二十三日,河南光绪《重修灵宝县志》记载为正月二十日。清代天穿节的风俗与前代相同,一些地区也有补地之说。如前引乾隆《富平县志》说:“二十日,置面饼屋宇上下,曰补天地。”嘉庆《渑池县志》记载:“二十日,撂煎饼房屋上,并置地上,名曰补天补地。”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增城也有天穿节,而从日期到内容与北方略有不同。嘉庆《增城县志》卷一《风俗》记载:“十九、二十两日名天机癞败,挂蒜以辟恶,又作馎饦祷神,曰补天穿。

”又说二十五日。有民间传说天穿节本是二十三日,后因为女祸采来五色彩石日夜冶炼,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后,正是正月廿五这一天,终于把破裂的天空修补好。为了纪念女娲氏,人们就在正月廿五这天吃烙饼、煎饼,并要用红丝线系饼投在房屋顶上,谓之“补天穿”。

13小时前

48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