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李显之死

聪我最爱 1个月前 已收到7个回答 举报

劫持野凱子 1星

共回答了17个问题采纳率:94.8% 评论

唐中宗李显的死因一直存在争议,说法不一,成为千古疑案。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被毒死的,一种是家族遗传心脑血管疾病亡故。

毒死说法:

韦后的两个情人杨均和马秦客害怕和皇后私通的事情败露,韦后想当皇帝,而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几方势力都觉得中宗碍手碍脚。于是,大家联合搞出了一碗毒汤饼毒死了李显。《资治通鉴》记载:"五月,丁卯,许州司兵参军偃师燕钦融复上言:'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图危宗社。

家族有心脑血管的遗传病史,唐高祖、唐太宗、长孙皇后、唐高宗统统患有"气疾"、"风疾",这在古代都指心脑血管类疾病。正因为如此,李唐王朝的皇帝们并不长寿,李显五十五岁死亡尚属正常。

18小时前

32

爬上岸的情 3星

共回答了300个问题 评论

关于唐宗宗李显之死是一起著名的公案,正史记载,唐是唐中宗的妻子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死了唐中宗,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李显死于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安乐公主墓志铭认为,是武廷秀毒死的。

也有人猜测是武廷秀让太医马秦客和安乐公主利用身份之便都杀了唐中宗

16小时前

17

打尐就緈幅 2星

共回答了211个问题 评论

唐中宗李显是唐王朝的第四个皇帝。

唐中宗李显活了55岁,寿命也不长,不过在唐皇室中算高寿了,因为那时候的宫廷政变很多,不少成员都死于非命。他本来没有资格成为皇帝的。他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不过因为章怀太子李旦触犯了武则天,被赐死之后,李显才被立为太子。可是因为母亲武则天的强势,她自己相当皇帝,于是唐中宗第一次登基才不久,就被武则天找了个借口废掉了,降为庐陵王,身边只有妻子韦氏陪伴,非常凄凉,终日惶惶的。

  好在李显知道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活着便有盼头,于是他终于熬到了武则天死的那一天,李显被张柬之等大臣拥戴为皇帝,第二次登基,这次做了五年的皇帝,不过李显这个人终究是个懦弱的人,他纵容宠妃、皇后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胡作非为,导致了宫廷政变,自己也早早死了,被安葬在定陵。

13小时前

8

成祢原谅我 4星

共回答了464个问题 评论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太子妃韦氏封为皇后。武则天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把持了朝政大权。

  次年,唐中宗因欲提拔韦后的父亲韦玄贞,从而激怒了武则天,李显被贬为庐陵王,与韦后被发配边远的房州(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武则天另立第四个儿子李旦为唐睿宗。

  后来,武则天当上了女皇,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她在京城大肆捕杀李姓皇室子孙及忠于唐朝的大臣。

  消息传到房州,李显和韦后心惊胆战,几乎夜不能寐,每当听到朝廷使节前来,李显更是吓得面无人色,生怕是皇帝母亲派人下诏要赐死自己。

  在这种极度惶恐的日子里,懦弱的李显失去了生存的勇气,曾几次要自尽,但都被韦后阻拦,就这样,李显和韦后相依为命地度过这段艰苦的岁月。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晚年的时候,在宰相狄仁杰的劝说下,又派人把李显和韦后从房州接回洛阳,复立李显为皇太子,而这已经距离李显被贬房州过去了15年了。

  神龙元年(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突率羽林军冲入宫内击杀武则天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并逼迫武则天还位于太子李显。

  就这样,唐中宗在失位21年,又被推上了皇帝宝座。但是,唐中宗对张柬之等人并不存感激,他认为自己已经是皇太子了,母后又年岁已高,自己当皇帝是迟早的事,而张柬之等人的举动不过是让自己提前了些日子而已,但却让自己承担了相当大的政治风险。

  唐中宗复位当上了皇帝,韦后自然又成了皇后,韦后在陪伴唐中宗长期的幽禁生涯中,磨练出了坚韧阴狠的性格。

  韦后一方面憎恨婆婆武则天,另一方面又对武则天十分崇拜和敬畏,如今自己又当上了皇后,她也起了效仿武则天当女皇的心思。

  于是,韦后和唐中宗共同处理朝政大事,与当年武则天当皇后时垂帘听政的情景相似,唐中宗鉴于当年韦后与自己的同甘共苦,又对韦后的话言听计从,这一幕令忠于李唐天下的大臣们十分震惊,却又无可奈何。

  唐中宗对她们产生了不满,韦后和安乐公主便产生了共同的邪念:只要夫君(父皇)不在人世了,她们各自的愿望都能实现!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果然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下毒,暴毙身亡,终年55岁。

9小时前

39

情泪沾衣 4星

共回答了44个问题 评论

唐中宗李显的死因一直存在争议,说法不一,成为千古疑案。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被毒死的,一种是家族遗传心脑血管疾病亡故。

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684年、705年-710年两度在位。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乙丑,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位,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元年(698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在通天宫复位。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击败后突厥,使得唐朝再次开始长期控制漠南。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壬午逝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定陵。

4小时前

25

你瞧扔掉 1星

共回答了152个问题 评论

  唐中宗李显,又名哲,是的第七子,武则天所生四子之第三子。唐中宗李显是唐王朝的第四个皇帝,他在历史上不太有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不过他却是中国历史上两位能两次登基做皇帝的人之一(另一个是明朝的明英宗)。他曾两度称帝,却懦弱无能;他一生都活在女人的操控之中,甚至戴绿帽子,当乌龟,也是他自己心甘情愿的。最终,还是死在两个他最亲的女人手中。

22小时前

25

几多对 1星

共回答了164个问题 评论

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明确记载在公元710年5月,一个叫燕钦融的地方小吏向唐中宗李显上了一道机密奏折。他在奏折中历数了韦后和安乐公主一些淫乱后宫,胡作非为,在朝中打压异己,祸乱朝纲的事情。他苦劝李显一定要严肃处理韦后和安乐公主,以免将来发生危害社稷的惨事。

  李显看了燕钦融的奏折,非常恼怒,便将他调入京城,准备治罪。

  谁知燕钦融是个不怕死的,反而揭发了更多韦后和安乐公主的丑事。

  结果这事被韦后得知,害怕李显在诘问中知道她淫乱的事情,于是半道上命武士将燕钦融当众活活摔死。

  李显为此很不高兴,却也没有治韦后的罪。

  心中有鬼的韦后却认为李显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心里不免惴惴,便和女儿安乐公主密谋杀死李显。

  曾多次找李显讨封皇太女未遂的安乐公主,一心想学武则天做女皇帝,当然很支持韦后的主意,并极力怂恿,待李显死后,韦后把持朝政做女皇帝。

  韦后于是让情夫散骑常侍马秦客配置了毒药,她将毒药拌在饼中,蒸熟,命宫女送到神龙殿。

  批阅奏折的李显腹中饥饿,拿起就吃,结果没过多久腹中绞痛,痛得倒在榻上滚来滚去。

  太监见状赶紧禀报韦后。

  韦后却磨蹭了好半天才来到神龙殿,看到李显痛苦不堪的样子,假惺惺地问他怎么了。

  李显早已药性发作,口不能言,只能大张着嘴,用手指着嘴里呜呜哇哇,不一会便死在了榻上。

  韦后杀死李显的动机变成了害怕被李显查出奸情,狗急跳墙索性夺取皇权。而安乐公主则是对皇权病态的渴望,由于不能得到李显的册封,便六亲不认,杀死了李显。

  那么,真实的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

  首先,李显和韦后是一对患难夫妻,感情深厚,韦后真的下得了手吗?

  李显一生做了两次皇帝,第一次做了55天,第二次做了5年半。

  李显的第一次废黜和韦后有着莫大关系,他继位后为了能对抗武则天,大力提拔韦后的家人,并把岳父韦玄贞从一个小小的参军提拔成豫州刺史,接着提拔成侍中,也就是宰相。

  这样的提拔当然不符合官员选拔制度,于是遭到了辅政大臣裴炎的制止。对于裴谈的制止,李显很任性地说,就算把江山给韦玄贞又如何,何况是个小小的侍中。结果一任性就结束了做皇帝的工作,被废黜成庐陵王,贬出长安。

  李显被贬后,虽说仍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一天到晚,他都被人监视,一举一动尽在武则天掌握之中,所以他惊惧之极,总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像自己的两个哥哥一样死于非命。

  韦后是个内心很强大的人,她不光陪伴着李显,还时刻要安慰这个胆小无能的丈夫。通过14年在房州的生活,李显已经非常依赖韦后,凡事都听从她的安排。

  其次,李显对韦后及安乐公主非常袒护,韦后和安乐公主有必要杀死李显吗?

  韦后成为皇后以后,大力提拔娘家人,还勾搭上了司空武三思(也是她的亲家),在朝中搞起了垂帘听政。李显一切事情都听她的安排。

  尽管有官员多次向李显奏报韦后的丑事,但李显不但不深究,还处死奏报的官员,保护韦后。

  这样的皇帝,韦后和安乐公主真有必要毒杀他吗?

  第三,李显究竟是怎么死的,韦后和安乐公主有辩解的机会吗?

  李显去世后的第18天,李隆基便说:“韦后毒死了先帝,我们今天要诛杀韦后,为先帝报仇。”于是,在他的动员下,士兵们一鼓作气,冲进了韦后的宫殿,诛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

15小时前

2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