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浇菜用的辘轳的学名叫什么

暗夜幽冥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少扯沒用 2星

共回答了7个问题采纳率:95.8% 评论

亦写作“鹿卢”等。古代用人力从井中取水的灌溉工具。其构造是在井上搭一木架,架起横轴,轴上套一长筒,筒上绕以长绳,绳的一端挂五水桶。长筒头上装有曲柄,摇动曲柄,绳即在筒上缠绕或松开,水桶亦因之吊上或放下,可以取水。约产生于战国时期。西汉时,农业发展较快,水利兴修,促进了灌溉工具的产生,辘轳、鸳鸯辘轳等,更为省力方便,普遍应用于北方农村。

汉王褒《僮约》:“晨起洒扫,食了洗涤......屈竹作杷,削治鹿卢。”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三:“井深用辘轳三四架,日可灌田数十亩。”

又,滑车与辘轳原理相同,有时亦用“辘轳”之名。参见“滑车”。

3小时前

15

爱你太久 2星

共回答了298个问题 评论

滑车与辘轳原理相同,有时亦用“辘轳”之名。参见“滑车”

1小时前

32

訡殅緣未尽 4星

共回答了458个问题 评论

辘轳又称椟轳。利用轮轴省力原理用人力汲取井水的提水机具。由卷筒、筒轴、曲柄组成。井绳缠绕于卷筒上,末端系水桶,由人转动曲柄提水。

22小时前

3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