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贬后的心路历程

雪狐流泪痕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陌上荼靡 3星

共回答了32个问题采纳率:99.8% 评论

有了十几年前被贬黄州的磨练,又经历了几十年来命运的跌宕起伏,年近花甲的苏轼已经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所以这次他到惠州时心态是非常豁达平和的,从大家所熟知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名句可以看出,他是准备坦然接受命运安排,计划在惠州度过自己余生的。

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并不是随波逐流、听天由命的消极懈怠,而是“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只是安住当下,在能力范围内尽全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13小时前

20

世濄境仟 4星

共回答了458个问题 评论

苏轼屡遭贬谪,让这位千古第一才子从得意到失意,过上了几十年的流离生活。这几十年的流离生活,也让苏轼看尽了人间百态。晚年的他,对于过往的悲惨生涯已经看淡释然,才终于成为了被世人所推崇不已的苏东坡。

调任湖州之时,此时苏轼已经被外放足足八年了,自然愈加的思念亲人故地,写下“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神子·恨别》)之句,让人肝肠寸断。

到了湖州之后,他又例行公事的写了一篇《湖州谢上表》呈送皇帝。连年颠沛生涯,难免不会让苏轼对朝廷产生一些不满,所以在这篇文章中他就发了几句牢骚,说“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话落到皇帝耳中无疑是赤裸裸的嘲讽。

这就给了一直忌惮苏轼这个大才子的新党一个大好机会,他们正好可以借机除掉这个心腹之患。于是便对皇帝说苏轼如此出言不逊,是妄自尊大、衔怨怀怒,对朝廷不满包藏祸心,故意指斥乘舆,对皇帝无礼,应该重罚。

这就导致本来以文立国的大宋,却爆发了“乌台诗案”这桩变相的“文字狱”事件。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最后还是靠着朝野上下的求情才得到了从轻处理的结果,堪堪保住了一条性命。

可是死罪可免,活罪却难逃,苏轼被流放黄州,落得了一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下场。

可叹那远去黄州的背影“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直让人痛彻心扉。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如此的人生大变故让苏轼第一次开始怀疑人生。

被贬谪黄州之后,他已经不再有当年的那一颗积极入世之心,而是经常与朋友外出游玩,寄情于山水之间,忘忧于庙堂之外。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充满了迷茫“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虽然他也会偶然安慰自己“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但是他已经逐渐厌倦了这些尘世间的争斗,想要躲避这俗世间的烦恼。

在黄州赤壁,他吊古怀今想到了那三国时期壮志未酬的周瑜,岂不正是和自己一样,一腔热枕最后都只能做空谈,高远的志向最后都只是一场大梦“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他不懂,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一心为国却会落得如此下场,莫非真的是一腔热血喂了狗?

于是此时苏轼开始逃避,对只是在逃避,而不是真的释然,他和朋友们游山玩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前赤壁赋》),苏轼发现人真的太渺小了,又何必因为操心世俗,让自己更加难过?

为什么不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简简单单的作好自己的事情就够了呢?

他逐渐有了“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的超然出世之心。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如此的人生大变故让苏轼第一次开始怀疑人生。

被贬谪黄州之后,他已经不再有当年的那一颗积极入世之心,而是经常与朋友外出游玩,寄情于山水之间,忘忧于庙堂之外。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充满了迷茫“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虽然他也会偶然安慰自己“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但是他已经逐渐厌倦了这些尘世间的争斗,想要躲避这俗世间的烦恼。

在黄州赤壁,他吊古怀今想到了那三国时期壮志未酬的周瑜,岂不正是和自己一样,一腔热枕最后都只能做空谈,高远的志向最后都只是一场大梦“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他不懂,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一心为国却会落得如此下场,莫非真的是一腔热血喂了狗?

于是此时苏轼开始逃避,对只是在逃避,而不是真的释然,他和朋友们游山玩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前赤壁赋》),苏轼发现人真的太渺小了,又何必因为操心世俗,让自己更加难过?

为什么不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简简单单的作好自己的事情就够了呢?

他逐渐有了“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的超然出世之心。

可是出世只是逃避,是一种对自己的人生和理想不负责任的想法。苏轼这样一个有抱负、有思想的人显然不会真的这么没有担当,他很快就想通了这其中的道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

做人要面对现实,不能因为一时的苦难就逃避遁世。他只需要做真正的自己就好了。,之前一直那么迷茫痛苦,都只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而已。

这时候的苏轼仿佛再次成为了当年那个朝气蓬勃的自己,唯一有所改变的就只是,他不再像以前那么在意得失了,就只想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人生路上有何必在意那些穿林打叶的雨声呢?何妨不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就像我虽然拿着竹杖穿着草鞋,可是却比骑马还要轻捷,又用什么可怕的呢?”。

就好比“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记承天寺夜游》)一般,想那么多干嘛?“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做人需要的就只是珍惜眼前。

此后苏轼再次回到朝廷,看见旧党当权,朝野情况也丝毫不比当年新党当权时好上半分的情况,他全然不顾他人劝阻,当机立断就脱离了旧党。看到这样的朝廷,他只想着“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述怀》)。

哪怕冒着彻底不容于朝堂的可能,被再次诬告陷害,贬谪流放的结果他也不在乎,直接上表斥责了这个自己曾经的队伍,和新党不过是“一丘之貉”。

而再次外放于杭州任职时,他却不在像从前那样一直想重回朝廷,也不再想着逃避遁世,而是在地方尽职尽责的做好眼前事,踏踏实实的帮助老百姓处理问题。

看到杭州“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的情况,苏轼直接大张旗鼓的动用了二十余万民工疏浚西湖、开除葑田,来让西湖恢复本来的样子。

苏轼在西湖湖水最深处建立了三座高塔,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三潭映月奇景。

他还把从湖底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使在西湖游玩和劳作的人更加方便,这条长堤便是现在的“苏公堤”,简称“苏堤”。

11小时前

4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